(吉隆坡17日讯)董总表示,国旗是全民团结的象征,近期社会上出现以“爱护国旗”之名羞辱或胁迫他人的情况,引起社会争议和恐惧,因此董总呼吁政府应及时介入,捍卫法治,避免极端言行扩大成“国旗恐慌”。
董总今日发文告指出,近期频繁发生国旗错置和倒挂事件后,出现“以爱护国旗之名”羞辱甚至胁迫他人的行为,引发广泛争议。
文告说,董总也担心此举将让学生产生错觉,进而对升挂国旗产生无谓的恐惧感。
“我们认为,爱国是公民对国家自然的情感流露,不该受外在压力所扭曲,政府必须严厉执法对付极端言行,国人应坚决反对这类恐吓与霸凌。”
文告说,无论是政治人物或社会组织,若动辄纠众恐吓施压,意图教训他人之举已形同私刑,不但超越法律的界限,更破坏了社会的理性与和谐氛围。
“任何疑似违法或不当行为,只能交由执法机关秉公办理,任何人无权凌驾法律,更不可煽动情绪,诉诸人身攻击或围堵施压。”
董总表示,国家要维护团结和稳定,必须依赖健全的法治秩序,不容坐视任何人为制造的社会恐惧。
文告指出,尊重国旗应该是内心自发的情感,尤其我国作为多元民主的社会,更需要通过理性对话的正面引导,而非以羞辱或惩罚强加于人。
文告说,真正的爱国应源自认同与尊重,而非在威吓中屈服,而国旗是凝聚民心的象征,不是某些人士用来分裂社会的工具,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引导下一代理解国旗所承载的价值与尊严。
“如果因某些人的极端行为,让年轻一代对国旗心生恐惧,势必扭曲教育应有的作用,使爱国精神沦为压力甚至阴影。”
“国庆日即将来临,我们也呼吁当局以教育倡议为本,营造理性、健康的爱国氛围,使全民能自然表达对国家的热爱。”
董总强调,我国是多元社会,人民团结和谐的基础来自于互相尊重、理解与包容,而国旗应当是所有国民共同的骄傲,而非沉重的心理负担。
“唯有坚持理性与法治,国旗的尊严与国家的荣光,才能在全民心中长久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