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0日讯)八打灵再也国会议员李健聪指出,今年大学中心单位(UPU)录取再次出现STPM优异生遭边缘化的情况,显示制度存在严重不公与缺乏透明化。
李健聪今日在面子书发文透露,上周五录取名单公布后,他的服务中心已接获80宗上诉,其中51宗来自STPM考生。
“资料显示,有6名CGPA 4.0、Merit超过98%的学生,竟全数无法获得前三志愿,只被安排到第四选项。”
他说,更离谱的是,一名CGPA 3.92的考生完全未被任何大学录取,另有4名CGPA 3.0以上的学生同样全军覆没。
“根据高教部最新数据,马大(UM)会计系录取学额仅85个,但合格申请者却有2291人,其中1127人Merit达到满分100%。”
他指出,这意味即便CGPA满分,许多STPM生仍被系统“淘汰”。
“为何留给STPM学生的学额如此有限?STPM被教育部誉为黄金标准,但在本地大学录取时却被当作石头。满分的学生都进不了前三志愿,还要他们努力什么,才配得到公平的对待?”
他强调,这些案例清楚反映出录取制度对STPM生存在系统性歧视,并指出STPM生正面对三重“碾压”:
1. STPM学生面对来自预科班(Matriks) 学生压倒性的人数碾压。尤其理科生,就算获得极度优秀成绩,也难以获得热门大学的热门理科科系。
2. STPM学生面对来自预科班(Matriks) 学生的课外活动“偷步”记分碾压。课外活动分数的计算,由于预科班学生主要与其他预科班学生比赛,因此竟然可被归类为洲际比赛。
相反的,就算STPM生投入课外活动的时间甚至更多,但都是和同县属的其它学校比,因此只能够算是县级选手,因而拉低得分。
3. STPM学生或许面对来自直接录取系统(Direct Intake 或SATU)学额的碾压。许多STPM生在无法获得录取后,竟然获得直接录取系统的通知书,叫人情何以堪?
李健聪提出3项改革方向:
1.提高透明度:高教部与UPU必须公布完整的录取机制,包括不同渠道(STPM、Matrikulasi、Asasi与直接录取等)的权重分配,以及各大学、各科系的学额分布,避免学生与家长“摸黑报读”,没获录取也“哑子吃黄莲”。
2.改正课外活动记分的偷步问题,让STPM生与预科班学生在同一个起跑点上竞争。
3.推动#ReformUPU 长期改革:逐步减少预科班招生,为贫穷或缺乏资源的区域与县属设立固打,真正建立一个公平、透明、人性化的大学录取制度,真正奖励学生的努力,而不是让他们在制度下“输在起跑点”。
李健聪也透露明日将进一步揭露文凭生(Diploma)不获录取的案例,指问题同样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