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1日讯)随著团结政府执政踏入下半场,行动党策略主任刘镇东强调,政府有必要更有力地推动善政,聚焦建立新政治秩序、新大马国族主义,以及提升人民福祉三大方向。
他指出,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所领导的昌明政府,比很多人预期的更具韧性,尤其是在协调执政联盟内部和社会里不同政治力量取得一定平衡。
他说,在第15届大选后,没有任何联盟赢得简单多数,团结政府则是在国家元首的御令下所成立,而这个联盟证明了各政党可以共同执政,并在六州选举以及多场补选中,展现了能共同赢得选举的方程式。
“但在面对政治对手的质疑时,执政联盟的各级领袖不一定有把握且理直气壮地力挺团结政府,例如一些巫统领袖在听到‘UMDAP’的贬义说辞时感到不适,也有一些行动党基层领袖认为党的议程被巫统驾驭。”
刘镇东今日于面子书专页发文,如是指出。
他续说,反对昌明政府的巫裔或穆斯林宣称,政府偏袒非巫裔或非穆斯林,反之亦然,而要超越这种“两边不讨好”的分裂状态,团结政府需要有更大的雄心来创造新的政治范式。

刘镇东表示,大马在过去数十载中,特别是经历了全球最大丑闻之一的一马公司丑闻后,人民即已对执政党已失去信任,并且抱著最大的怀疑;而如今执政联盟的希盟成员,在当年为反对党时期对政府强烈批评的态度,组成政府后有些人仍像是在为单一议题而战。
“昌明政府的领袖必须相信,政府可以是向善的力量,而做好政府,是赢得选举、建设国家的最佳途径;昌明政府要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就应该注意新政治秩序、新大马国族主义以及提升人民福祉的三大方向上。”
他也指出,团结政府应立志建立可以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政治秩序,并表示2022年大选后的局势与1969年的情景颇为相似,并分析指旧有的政治秩序在2018年国阵败选后慢慢被瓦解,形成了长期政治真空,直至昌明政府在2022年上台后,才有了现在建设超越选举周期的新政治秩序的历史机遇。
“我们也必须赢得跨种族和东马选民的支持,团结所有族群以及区域选民,建立全新的国族主义,若种族‘零和博弈’的框架不被打破,支持者永远处在防守、辩护状态,即难以理直气壮地为明天奋斗。”
他认为,要建立对国家的归属感,人民首先需要经济安全,而昌明经济框架的目标就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顶限”(raise the ceiling) 和提升人民福祉“提高门槛”(Raise the Floor)。
“政府应以提升人民幸福感为核心,推动加薪、扶植本地企业、减少对外劳依赖,并提供可负担的租屋与完善公共交通,而非一味市场化民生。”
刘镇东重申,要让团结政府走得更远,有值得奋斗的正向议程,就必须抱持建立新政治秩序的野心、倡议新的马来西亚国族主义、并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打造经济安全的国民。
“我们需要来自政府各党派的领袖,更需要来自普罗大众的马来西亚人,深信执政,尤其是昌明政府为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