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讯)马大新青年批评校方以高学费招生为优先,导致大马高等学校文凭(STPM)学生遭边缘化。
马大新青年今日发表文告指出,马大校方日前发表声明称公开招生通道(SATU)不会挤压经由大学中心单位(UPU)录取的学生名额。然而,马大新青年引述2023年国会资料指出,马大牙医系共录取337人,当中仅2人为STPM生,反观SATU学生却占据了多达102个名额。
“也就是说,校方宁愿多招收百名需要付高至十多倍学费的学生来敛财,也不愿多招收几个STPM生,所谓‘同等重视’,根本站不住脚。”
除了学额分配不公,文告也质疑SATU学生学费暴涨缺乏透明度,以医学系为例,学费从原本的29万9000令吉一口气调涨至50万令吉,校方虽称此举为提升教学与临床训练,但未说明实际升级内容与费用是否成正比。
文告也指出,校方也未公开有多少原本落选UPU者,最终成功透过SATU“圆梦”进入马大,令外界无法核实其声称“为优异生提供机会”的说法。
此外,马大新青年揭露,尽管校方声称会扩大对SATU生的财务援助,但实际上仍持续对SATU生执行“清零政策”。
“强制他们在贷学金尚未发放前一次性缴清全款,还不允许宽限还款日期令不少学生陷入经济困境。”
马大新青年强调,公立大学应优先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而非转向市场化与高收费导向。
“马大副教授阿德丽娜在文告中指出,‘SATU管道’的设立原意是为了协助马大应对政府大幅削减对公立大学的补贴与财政援助。然而,如今的问题是,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被迫透过‘SATU’这一付费管道,才能进入自己心仪的科系。这不仅挤占了他们原本应有的机会,也违背了公立大学应有的教育公平原则。”
对此,马大新青年呼吁马大校方公开所有录取标准与数据,确保制度透明、公正,也要求政府向免费高等教育改革看齐,勿让公立大学变成敛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