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增绫(右2)会耐心地陪伴孩子们阅读,培养他们的专注力。

(峇株巴辖7日讯)“世界是教室,生活是课本”!为了让孩子能够自由学习,在二线城镇生活的一名非典型妈妈成为孩子的居家学习导师,过去3年以“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结合游学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在探索世界的旅程中发掘自己的兴趣与专长,并在过程中不断精进自我,与孩子共同成长。

洪增绫(40岁)曾经在澳洲旅居长达10年,并担任过银行要职以及从事活动策划工作,与丈夫庄奖州(40岁)在婚后决定返马生活,并陆续迎来3名个孩子,分别是10岁的庄家承、6岁的庄舒绚以及4岁的庄舒茗。

洪增绫(后右起)与丈夫庄奖州让三个孩子在家快乐学习。
洪增绫(后右起)与丈夫庄奖州让三个孩子在家快乐学习。

洪增绫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分享本身的“在家教育”心得,并坦言会萌起在家教育的念头,是因为儿子庄家承的求学之路并不十分顺遂的关系。

她说,当初为儿子选择到私立小学求学,却碰上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于是再将儿子送往华小就读,但是夫妻二人发现本地的教育制度并不符合他们的需求。

“我觉得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所以我开始接触在大马尝试‘在家教育’的家庭,发现这个是一个很有趣的教育模式,因为它是根据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这个模式能够自由地演变的,所以我们在和儿子讨论以后,花了两周的时间,就决定要尝试‘在家教育’。”

洪增绫透露,一开始进行在家教育的时候,自己也曾效仿其他家庭规划好学习行程,但是在一段时间后,发现规范学习并不符合她开启在家教育的初衷,因此便让孩子们在家自由活动,并将家中的每个角落都打造成学习空间,让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学习。

洪增绫在家中打造阅读天地,收藏逾3000本书籍,这里也是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角落。
洪增绫在家中打造阅读天地,收藏逾3000本书籍,这里也是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角落。

不受困学堂学习知识 融合游学打开学习眼界

“在家教育”流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青少年教育成长方式,由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是一种以家庭为主要教育场所,通常由父母或家庭教师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家长放弃工作做起了全职爸妈,让孩子在家上学,专职在家教育儿女。

在谈到本身采用的“在家教育”教育模式与其他“在家教育”的家庭有什么区别,洪增绫透露,自己是本地少数以融合游学的家庭,并且3名孩子在家学习亦没有既定的时间表以及传统且固定的学习区域,家里和世界一样,每个交流都藏著知识的瑰宝。

由于自己和丈夫都很热爱旅游,因此“在家教育”的过程中,洪增绫也融合游学方式,带著3名孩子到国内各州了解人文风情,并且也会到博物馆内学习课文知识,让孩子迈开学习的眼界,而非困于学堂上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儿子在游学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对海洋的浓厚兴趣,有一次露营的时候告诉我,他热爱海洋,那我就顺势问了他是否想要当海洋学家,他很肯定的和我说‘是’。我们通过生态游学进一步地强化了这项兴趣,并且让他自发性地学习了海洋相关的知识,我觉得这个是很棒的。”

洪增绫带著孩子们到山林虫社学习昆虫知识。(图由受访者提供)
洪增绫带著孩子们到山林虫社学习昆虫知识。(图由受访者提供)

洪增绫透露,自己在每次出发游学前都会编辑好学习手册,让孩子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眼观也能触碰,加深学习体验。

“我有一个‘Alice has a farm’的社群,一开始经营的初衷是希望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其他的小朋友,后来群里的妈妈们也会互相分享教育心得。”

洪增绫曾经发起数场游学之旅,开放予其他有兴趣体验的家庭参与,去年12月,就开启一场长达半个月的自驾游学,从峇株巴辖出发至泰国,一路向北学习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体验生活。

家长需打破信息茧房 不断颉取新知识

看似有趣的教育突围战,对于洪增绫而言挑战不小,除了需要面对外界发出质疑的声音,她也需要从内调适身心,包括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精进自我,打破信息茧房为孩子提供更为多元的知识,并且让孩子以其为学习榜样,做好每一份“本职工作”。

洪增绫表示,自己并没有因为“在家教育”而忽略自身的发展,反之,她更积极地忙于事业,并在丈夫庄奖州无条件的支持下能更好地兼顾家庭日常,成为了孩子们的学习榜样。

“很多‘在家教育’的家庭会因为家长长期只关注孩子而有不健康的发展,所以并不是每个家庭都适合‘在家教育’,但我鼓励自律且对生活充满热忱的家庭尝试,因为家长就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我也会遇到不明白的,我们就一起学习,以行动告诉他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

洪增绫相信,让孩子们上手体验书中知识,能够深刻学习印象。(图由受访者提供)
洪增绫相信,让孩子们上手体验书中知识,能够深刻学习印象。(图由受访者提供)

洪增绫提醒,“在家教育”的家长需要打破信息茧房,包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颉取新的知识并灌输予孩子,还必须编排孩子在未来的升学道路。

“部分‘在家教育’的家庭会选择报考大马考试教育文凭(SPM),有能力将孩子送出国,可以选择直接参与大学的入学考试,再视程度看是否需要上基础班。至于我的做法,会选择让他们(孩子)在15、16岁的时候报考国际研究学院入学考试(IGSAC)或是美国的学术能力评估测验(SAT),升学方便不会面对问题。”

陈慧燕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