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6日讯)2024年末,有消息传出我国医药卡费用将迎来40%-70%的调涨,引发了社会不满,也由此揭开了私人医院收费、政府监管、保险公司运作的一系列争议。

对于导致医保涨幅大增的深层原因,人民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医疗保险上涨是多重因素相互影响所引发的连锁效应,其中保险公司不断开设“新池”是导致保费上涨的最大因素。

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医疗保险上涨是多重因素相互影响所引发的连锁效应。
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医疗保险上涨是多重因素相互影响所引发的连锁效应。

沈志勤解释说,保险公司推出新产品来吸引民众投保,形成新风险池,而在“旧池”中的保客,因金额多年来的理赔随著减少,当年龄渐长健康问题出现状况,需要索赔的时候,旧池中的金额却已经不足够。

“因此若需要维持池中的理赔金额,就需要调高保费。”

捍卫大马保险消费者权益运动法律顾问吴健南律师就大马医保问题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也提出相同的问题。

吴健南律师表示,保险公司开拓新的风险共担基金,把较为健康,低风险的保客升级或转移至新保单。
吴健南律师表示,保险公司开拓新的风险共担基金,把较为健康,低风险的保客升级或转移至新保单。

他说,保险公司过去的模式是以多数人的保费去保障少数人的风险,然而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

“我们原本的认知是把所有医药卡的病人都放在一个风险共担基金(risk pool fund),以多数人的保费去保障少数人的风险。”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保险公司通过增设新配套开拓新池,例如以前医保的保障年龄只到70岁,如今的保障岁数已提高到100岁,或新增终身险等方式在取巧。”

他称,保险公司利用这个名堂去开拓新的风险共担基金,把较为健康,低风险的保客升级或转移至新保单,从而使新池的保客人数越来越多。

“那些曾经索偿、患病或是年龄较长的保客就保留在旧配套中。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风险共担基金变得日益萎缩。”

医疗通胀、老龄化深远影响保费上涨

除了保险公司开设“新池”外,医疗通胀、社会人口老龄化、保险理赔率上升以及医疗设备更新等,也在深远影响保费上涨。

根据沈志勤的分析,随著时代和医疗科技逐渐进步,民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增高,私人医院相继增加基础设施和引入先进医疗设备,因此需要调高收费来获得投资回报率(ROI),以维持医院的可持续运营。

“这些成本最终便转嫁至患者和保险体系,成为推动医疗费用上涨的关键因素。”

他说,人口老龄化以及国人健康问题恶化,也是导致保费上涨的推手。

根据2023年全国健康与发病率报告,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糖尿病患率最高的国家,每6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同时肥胖和超重的国人达54.5%,而心脏病和癌症病例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还出现高涨的医疗通胀,医疗保险涨价成为未来趋势。

尽管国家银行、卫生部以及保险公司所释出的2024年大马医疗通胀率没有统一的数字,但根据国库控股研究院引用专业服务公司怡安(AON)的报告可见,马来西亚2024年的医疗通胀率高达12%,远超于全球以及亚太平洋地区的医疗通胀率。

沈志勤认为,在全球局势动荡以及马币汇率波动等大环境驱使下,医疗成本上涨已成必然,带来的保费调涨同样无可避免,然而调涨应是合理的调整,而非短时间内的价格飙涨。

 

 

【延伸阅读】:【当医保变负担】以沉重财务换保障的迷惘 续保还是断保难抉择

【当医保变负担】年长投保者涨幅最惊人 最需要医保群体被边缘化

黄蒿婷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