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的伊斯兰党代表大会中,伊党在会议中加入了很多别出心裁的议程,如“月亮嵌入国徽”的仪式等,毫不掩饰自己剑指布城的野心。这也可以看出,他们已在为下一届大选布局,可谓是最早开始筹备选举的政党之一。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主题,就是伊党正式把非穆斯林选民当成争取目标,准备展开拉拢非穆斯林选民的议程,以图拉拢足够多的非穆斯林选民,成为他们入主布城的关键因素。

伊党之所以一改先前排斥非穆斯林选民的态度,改为拉拢他们,主要的原因在于穆斯林选民对他们的支持已经饱和了。穆斯林选民并非全部支持国盟,而是分裂成了三块。虽然大部分都支持国盟,但剩下的都是支持国阵和希盟的铁杆支持者。尤其是国阵,虽然处于衰败,但所谓“烂船还有三分钉”,他们依旧把持著不少的穆斯林选民支持。

至于希盟虽然不是很受大多数的穆斯林选民欢迎,但他们在西海岸的中南部,也就是雪兰莪、霹雳、森美兰等地区有不少穆斯林选民支持者,在槟城也有一定数量的穆斯林死忠。这就导致了国盟无法完全吸收全部穆斯林选民的选票,他们在上一届大选中获得的穆斯林选民支持,可谓近乎饱和了。因此,他们还得仰赖非穆斯林选民的支持,才有机会扩大自己的地盘。这也是为何最近国盟主席慕尤丁表示,单靠穆斯林选民支持,是无法入主布城的。

这就使得国盟,尤其是当中势力版图最强的伊党意识到,他们需要获得非穆斯林选民的支持,才有可能更进一步。毕竟现在的西马是三分天下的局势,国盟的优势在于穆斯林选民,国阵的优势在于多年积累下来的铁杆支持者,而希盟的优势在于几乎揽括了所有非穆斯林选票。相比起国阵的铁杆支持者,挖角非穆斯林选民,似乎是国盟一个比较有可能达成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伊党愿意拉拢非穆斯林选民的原因。

伊党的策略非常明显,就是从多方面来挑动非穆斯林选民对团结政府的不满,同时尽可能把那些在团结政府阵营中边缘化的非穆斯林政党拉拢过来。这也是为什么伊党决定公开招募国阵的马华和国大党,这两个在国阵乃至团结政府内部边缘化的政党跳槽。虽然这两个政党剩下的非穆斯林铁杆支持者不多,跳槽可能会再流失多一些支持,但国盟现在的方式就是要“挤牙膏”式地尽可能吸收所有可能拉拢的非穆斯林选民,就算马华国大党可以带来的不多,只要有多少就拿多少,慢慢累积到他们想要的数量就行。

这也是为何国盟不止于拉拢马华国大党而已,而是想要拉拢更多希盟的铁杆非穆斯林支持者。伊党在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六大议程中,就有一条“扩展多元族群支持”。他们要求自己的非穆斯林组织,如伊党支持者大会堂(DHPP)与全民团结事务委员会等机构,需要更多地介入非穆斯林的事务和日常生活中,并以此来塑造伊党是一个保持宗教自由,不压迫他族的政党。而且他们特别标明这些活动需要在那些关键选区,也就是选区胶著的地方,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在下一届大选前,尽可能在非穆斯林群体和社区中,大力推广伊党的正面形象,尤其是他们近期开始塑造的“中庸”形象,以求撬动更多希盟支持者转投他们。

因此,接下来将会看到伊党的非穆斯林组织频频出现在各种非穆斯林社区的活动中,开始在各种议题上为非穆斯林发声,希望可以成为非穆斯林群体的一个新选择。由此可见,伊党接下来肯定会以各种方式和非穆斯林群体示好,并且尽可能塑造自己温和派的形象,来洗刷自己在非穆斯林群体中的极端宗教形象。但他们的努力,肯定会遇到许多障碍。

伊党虽开始尝试洗刷自己的宗教形象,希望可以走入非穆斯林社区,吸引那些对政府不满的非穆斯林群体转投他们,但他们先前的宗教形象已经过于深入非穆斯林群体的心中,想要洗刷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高。伊党先前在执政州属的政策,如关闭博彩站(吉打)、酒店设宴不能饮酒(吉兰丹哥打峇鲁)等,都让非穆斯林群体,尤其是华社对他们产生了不小的戒心。

对非穆斯林不友好

毕竟伊党的施政对于非穆斯林社会来说,还是不太友好,让很多就算是埋怨团结政府的非穆斯林选民,也不敢随意转投国盟。这导致了现今想要转为温和形象的伊党,会因先前的执政经历,使得不少非穆斯林群体无法放心支持他们,导致国盟很难撬动这些人的选票转向支持他们。从2022年全国大选以后的补选中,不难看出国盟在团结政府执政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依旧难以撬动非穆斯林群体的支持。就算是极其逆风的时候,如2024年的新古毛补选,还是2023年的埔莱补选,团结政府都有能力守住议席,也和非穆斯林群体不愿意转投国盟有关。

现今社交媒体上虽出现了一些不满团结政府,甚至扬言要给安华只做一届的声音,但这难以确定他们最终将会支持国盟。因为国盟的保守形象,让不少非穆斯林选民止步。伊党的非穆斯林选民攻略,主要可以获得的支持,将会来自极有可能跳槽国盟的马华以及国大党的铁杆支持者而已。至于那些不满政府的非穆斯林选民,有多少可以化作他们的选票,还是存疑的。

毕竟先前的几场补选已经出现过了,在选前吵嚷嚷要教训团结政府,结果选后却发现还是有不少人出现“含泪”支持团结政府的情况。而且伊党现今对于他们的非穆斯林盟友不佳的态度,也将影响非穆斯林选民对于他们的观感。

比方说作为国盟老三的民政党,虽然实力不是很强大,在非穆斯林社群中的支持也不会太高,但他们毕竟是国盟的老三,是非穆斯林政党在国盟的招牌,却遭到了不佳的待遇。如伊党槟城青年团在近日就公开宣称,国盟在槟城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只是“司机”不佳,大有要求撤换民政党主席刘华才作为槟城国盟主席的想法。虽然刘华才随后也抨击了伊党,但他的回击似乎不大受到伊党关注,让民政党有一种虽然作为国盟老三,却是边缘化角色的困境。

这起事件,可能会被非穆斯林群体认为是国盟想要全部拿走,不留一点给非穆斯林代表,甚至是一直以来由华裔担任的槟城首长之位,也要在他们的掌控下才行。这样一来,将使非穆斯林群体怀疑国盟的善意,是不是一种“笑里藏刀”,选前选后两个人的策略。这会使得伊党对于非穆斯林群体释出的善意,难以被大部分非穆斯林所接受。

因此,伊党想要靠著自己的非穆斯林团体走入人群获取非穆斯林支持,还是有不小难度。

总的来说,伊党对于非穆斯林群体态度的改变,不难看出是因选举的需求。他们想要说服非穆斯林转向支持他们,单靠他们的非穆斯林组织动员,在各种议题上为非穆斯林群体发声,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拿出让非穆斯林群体信服的成绩,如政策上开始善待非穆斯林,来证明他们是真正想要为非穆斯林群体发声,而不是想要非穆斯林选民的手中选票而已。一旦他们无法拿出令人说服的成绩,那么伊党想要非穆斯林的支持,只会是失败的结果。

黄春罐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