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论是俄罗斯还是欧洲都出现了新的进展。
首先,在2025年9月10日晚,俄罗斯发动了对乌克兰的大规模空袭,发射了415架无人机和数十枚导弹,其中至少19架俄罗斯无人机从白俄罗斯方向飞入波兰领空,波兰和北约迅速反应,紧急出动战机,包括荷兰的F-35和波兰的F-16战斗机成功击落至少3架无人机,而这却标志著俄罗斯与北约的首次直接军事对抗,波兰总理图斯克甚至直言,俄罗斯与北约的军事冲突“比二战以来任何时候都更近”。波兰随即援引北约第四条条款,启动集体磋商,距离激活第五条集体防御仅差一步之遥。
其次,欧洲正积极推动向乌克兰派兵,提供战后安全保障。这不是空谈,而是通过陆海空多维作战部队的实际部署来实现的。9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26个西方盟友准备在战斗停止后,通过“陆地、海上或空中”方式支持乌克兰。
目前,英国、爱沙尼亚、法国和立陶宛已公开承诺在乌克兰地面部署部队,约10个欧洲国家表示愿意派兵。而一些西方专家建议,至少部署4个作战旅——约2万名士兵,包括机械化和步兵单位,配备机动防空系统和远程打击能力;空军需贡献至少10个中队、约200架作战飞机来守护天空;海军则要在黑海加强存在,保护乌克兰海岸和海上通道。
那么,俄罗斯对欧洲的战略意图和动机究竟是什么?
第一:乌克兰不能成为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前线,所以努力占领乌克兰,消弱乌克兰,争取使乌克兰成为俄罗斯完全掌控的一个部分,符合俄罗斯的最基本的国家利益;
第二:俄罗斯通过无人机入侵北约成员国波兰,来威慑欧洲,告诉欧洲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派兵乌克兰,否则俄罗斯一视同仁,无差别打击。但是另外一番含义是俄罗斯在测试欧洲帮助乌克兰的决心,目前一些欧洲领导人正在犹豫不决,究竟帮助乌克兰直接派兵对抗俄罗斯值不值得,不要因为帮助乌克兰,把自己国家拖入战争泥潭。
第四:一旦乌克兰被俄罗斯控制,那么俄罗斯的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东欧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以达到瓦解冷战后的欧洲秩序,重塑自身的影响力。
欧洲战略
反观欧洲,对俄罗斯的真实战略意图是什么?欧洲的目标是威慑而非征服,通过增强自身实力来维护欧洲安全和乌克兰独立。
第一:欧洲认为保障乌克兰安全就是保护欧洲自己的安全,所以需要实实在在的派兵乌克兰,对俄罗斯实现现实威慑。第二:他们帮助乌克兰打造强大军队,包括提供先进武器如爱国者防空系统、F-16战机和远程导弹,同时投资其国防工业,乌克兰2025年预计生产150亿美元/约631亿令吉设备,欧洲通过合资和技术转移来整合这一产能。第三:欧洲推动防御升级:增加军费至国内生产总值(GDP)2%-5%,以填补美军可能的缺口。
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俄罗斯和欧洲会不会走向全面战争?磨枪擦火的风险确实存在,但目前全面开战概率不高,首先欧洲不想和俄罗斯有直接冲突,只想和平保安全;所以其选择的战略是加强东部军队部署和提供远程武器,俄罗斯可能退缩;反之,迁就将鼓励俄罗斯更多挑衅。其次俄罗斯的无人机入侵显示其在测试界限,并不想发动战争。因为目前在俄罗斯经济已承受巨大压力,和军力在乌克兰消耗严重的情况下,全面入侵北约将对俄罗斯产生灾难性的冲击。德国情报也说明,俄罗斯可能在2029年前攻击北约,但2025-2026年可能性低,因为莫斯科优先巩固乌克兰战果并通过混合型战略分裂欧盟。
俄罗斯视欧洲为威胁,寻求通过扩张恢复影响力;欧洲则需构建足够实力来威慑,避免“绥靖”酿成更大灾难。正如国际关系理论大师摩根索(Hans Morgenthau)所言,“政治是权力的斗争”,但智慧的平衡能防止冲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