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阶段如感情可以迈入婚姻阶段,都想组织家庭和生小孩。新家庭在产后需兼顾照顾小孩成长和工作以维持家户开销所需。在传统的社会里,由于男性因生理因素在劳动市场占优势,女性在产后都负责照顾小孩。新时代产生很大的变化,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不再局限于劳力的工作,性别平等观念的醒觉促使女性也从事高技术工作。
即便如此,旧时代“男主外、女主内”观念依然存在,结婚生小孩后的性别分工中,女性仍是负责照顾小孩,让男性更专注在事业上以赚取更高的收入,因此不利于女性重返劳动市场。然而,由于对生活、医疗、教育等品质的追求,收入来源若是仰赖夫妻其中一方,往往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尽管如此,女性在这种情况下,仍是被要求在照顾小孩的同时,居家创业或兼职或从事非正式经济的工作,以赚取额外收入。
本文第一部分探讨现有的劳动市场的男女薪资差距产生的女性抉择和其影响;接著,第二部分尝试从女性的视角,即女性从出门上班、在职场里和回家后探讨她们所面临的问题,在政策和社会价值观的范式转移协助女性。最后,第三部分反思现有公共政策对女性参与劳动市场的辅助。
劳动市场现状加剧恶性循环
现有的劳动市场男女薪资的差距或许会影响女性在参与劳动市场的抉择。如果以学历来窥探男女薪资的差距,即便女性拥有高等教育,女性的薪资只占等同资格男性的约80%(参见图1)。虽然学历占劳动市场薪资议价显著的一环,但还有其他显著因素左右薪资如相关工作经验、可转移的技术等等。再以薪资分布窥探男女薪资差距(参见图2),女性如赚取中等收入至较高的收入,所获取的薪资甚至高于男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常高的薪资阶段(薪资分布的第90%以上),男性的薪资大大超越女性。这让受高等教育女性在职场有几个抉择:(第一)女性即便拥有正式经济里的工作(婚姻状态是单身、已婚或已婚拥有孩子),但不愿意追求事业最高成就 。(第二)选择全职家庭主妇,以兼职、从事非正规经济赚取收入(取决于家户收入和物质需求)。
在封建思维的家庭里,父亲“设定”女儿会嫁人育儿,所以不需要念至学士(念至中学和大专文凭Diploma即可)。同时,男儿却可念至学士或更高。现有的劳动市场数据显示女性相较其他国家的劳动市场参与率偏低、且数据显示女性一旦退出劳动市场并没有重回劳动市场的迹象、与男性薪资存在的差异、男生不愿分担家务,恐怕会巩固封建思维。如果选择嫁人育儿,即便男方薪资高收入,在性别平权观念普及时代,不应该剥夺女方受高等教育权利。但如果男方薪资一般,退出劳动市场尤其是正规经济工作再嫁人育儿会降低重要的物质需求如孩子的健康医疗和教育品质。
在经济发展处于中等高收入国并朝向高收入国迈进的社会,社会对生活品质(包含教育品质、健康医疗品质等等)的追求也会提高。双薪夫妻总计的家户收入可以提升孩子的生活品质如健康医疗品质和教育品质。
从上班到回家
巴生谷(大吉隆坡)地铁实行女性专用车厢,让女性免遭受性骚扰,也可让女性在搭乘体验上更舒适。如果女性出街的另一半是男性,且该男性走进女性专用车厢,这达不到设立女性专用车厢的目的,即女性专用车厢设立以保护女性。因此,市民更有必要拥有相互尊重异性的醒觉,避免陷入“仇男”和“厌女”的对立。
在性别平权的年代,女性受高等教育普及率偏高,高等教育毕业后也有机会在正规经济当中找到全职工作,因此女性单独也有能力达到经济自足和心理上的安稳。婚姻价值观也随之改变,婚姻考虑变得更多面向,尤其是形而上的方面如和双方的相处、对方的成熟度等等。当经济走向中等高收入国,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会提高,这影响婚后的想像,尤其是生孩子和孩子在教育、健康和物质的要求,间接的影响婚姻的决定。
在高技术工作里,当男女之间在职场的竞逐变得相对公平时,社会氛围鼓励女性勇闯男性占多的的职位,如制造业、科技、企业高层等。因此,家户里的家务分配需要考虑和尊重较强能力的女性在事业上追求更高成就的意愿。同时,男性更不应该加强社会对女性的负面标签,如家务和照顾小孩是女性该负责的任务。
反思公共政策辅助
现有公共政策讨论聚焦于托儿所的专业性,以及托儿所的开销援助,以鼓励产后女性重返劳动市场,但公共政策的想像,不应只局限于呈现U形状(即女性产后重回劳动市场),更应著眼与男性同样高的劳动市场参与率,且相关年龄层趋势应是平坦的。
现实里,每个家户对于看护孩子的分配也各异。有者先选择把孩子安置在安亲班,之后在退出全职工作或正规经济,甚至退出劳动市场,待孩子长大之后,再投入劳动市场里正规经济的全职工作。有者也可能夫妻双方都长期把孩子安置在托儿所和安亲班。因此,公共政策对于女性在劳动市场的辅助应是全方位的,包含减少对女性薪资议价的歧视、辅助女性创业、专业化托儿所和安亲班、提升公共医疗体系和公立学校教育品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