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墓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名气较广泛的。但是对于位在吉隆坡福建义山的林连玉墓园,他的名气还尚存在老一辈华人的记忆里,很多新生代的师生还不知道有座值得大家注意的墓园已在义山四十年。
“族魂”林连玉老师1985年12月18日因病逝世后就是在此墓园长眠。四十年来,华社从没间断在每一年华教节举行公祭,即使疫情肆虐的那一年,依然可以在网路进行,不让因为险阻而中断缅怀追思一代伟人的公祭。
林连玉墓园在2008年进行美化后,有一面面积约43.5尺宽×7.5尺高的半椭圆白墙立在墓园的后方,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为了让年轻的一代有机会认识林连玉,林连玉基金即开始邀请华文独中、大专华文学会的师生,以林连玉先生最核心的思想“多彩多姿共存共荣”之精神理念来进行彩绘创作。
自2009年开始就有峇株吧辖华仁中学、循人中学、马大华文学会、尊孔独中美术班、关丹中华中学、曼绒南华独中的师生参与了林连玉墓园文化墙壁画的创作,今年更是荣幸邀请得居銮中华中学的美术与设计科的师生来为墓园文化墙添新彩。
根据居銮中华中学美设科的创作概念为呈现林连玉名言——“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机关,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堡垒。”以此警醒世人莫忘族魂之精神。作为壁画的主题。其字体采用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楷体字呈现,传承传统。同时呈现国语翻译“Budaya jiwa bangsa,Institusi Pendidikan benteng budaya bangsa.”,体现多元文化理念。他们自11月18日开始工作,经过四天的共同努力,终于在11月21日完成壁画。笔者作为中间工作安排者感触颇深,立马趁夜书写此文,以兹纪念。
如果大家在这段时间无法前来争先目睹文化墙新作,那就在12月14日周日上午8时华教节族魂林连玉先生公祭时,过来一趟,除了参与公祭、缅怀一代先贤、追思一代伟人,为了这个国家的前途,为了即将留下来的华人争取公民权,为了维护各族母语教育权益而牺牲自己的公民权与教师证外,就趁机观赏一下居銮中华中学师生一连四日的心血。这幅画不仅是一副炫彩的图画,更是你我对这个国家未来的期望与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