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2024年开始,马来西亚在外国人圈子之间逐渐火红起来,包括中港台、日韩、西方社会,以及中东地区等的外国人,都纷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走进大马,日前更有新闻指出大马已经取代泰国,成为中国人最响往出国旅行的目的地之一。

新冠疫情改变许多事情,包括人们对旅行有了全新的理解,过往人们旅行的动机是寻找异国风情与猎奇体验,以旅游大国泰国来说,其南传佛教的独特建筑、酸辣兼备的新奇美食、奇异的服饰与表演等,对外国人而言无不都具有鲜明与强烈的异国特色。

但是疫情后的旅游观念改变了,或说是疫情后人们对生活有不同的看法,旅行不再只是短暂的“猎奇之旅”,而是趋向一种介于短期旅游与长期移民之间的新形式——旅居。旅居的新理念不在于寻找“异”,而是追求“同”:在异乡找到与自身文化、生活方式的相似性,或找寻理想生活与文化的认“同”,并感受融入和共存的可能性。

正因如此,马来西亚的多元特色脱颖而出。近年来,从中港台来马的学生、投资者与第二家园申请者显著增加,据估计从2022年的约8万人增至如今估计15–20万人。许多中国人透过社交平台分享他们对大马华人社会的惊叹与佩服:大马华社不仅保存著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与中华文化传承,同时也又能流利使用英语与马来语。他们看见的是大马与中国之间的“共同点”,以及不同文化的形塑与融合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西方游客在大马也感受到“同”的便利性,洋人到来大马旅游畅行无阻,外国人无论身在大马的城市或乡村皆沟通无误,他们看到的是大马英文环境与英国的相同性;此外,不少日本与韩国人把子女送到大马接受英语教育,因为他们认“同”大马的英文教育水平,把孩子送到大马的国际学校就读。

对阿拉伯国家的旅客而言,他们看到的是伊斯兰氛围的“同”,在大马找到熟悉的宗教氛围与文化认同。数据显示,阿拉伯游客人数从2022年的近9万人,飙升至2024年的19万人,政府更为2025年设下百万名次的目标。

不同的文化与族群在这片土地多彩多姿、共存共荣,大马可说是多元理念的最佳写照,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特色不是突然出现,而是各族人民长期耕耘与相互理解和包容下的结果,也因为我们守护多元价值,才能在如今疫情后的新形态旅居潮流下“被看见”。

马来西亚的独特价值并不在于单一的“异国风情”元素,而在于“多元共融”,不同文化、宗教、族群与语言并存且互相交融。在这里,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的旅人都能在大马找到与他们的相似性,都能找到熟悉的影子。

因此,多元是马来西亚的特色,更是我们各族群必须守护的文化瑰宝。

房怡谅

文教工作者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