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党近来在党大会及公开场合频频放话,直言来届全国大选后应由伊党领袖出任首相人选。伊青团建议由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出任国盟首相人选、另外吉打州务大臣沙努西、伊党副主席依德利斯阿末,以及登嘉楼州务大臣阿末三苏里皆是“合格人选”。同时,沙努西更在吉打州代表大会上语带讥讽,指土团党“空手参选”,竞选费用几乎全赖伊党承担。

他甚至点明,一旦开打大选,每个国会选区至少需花费百万令吉,若无伊党掏腰包,国盟恐怕连基本选战都难以维系。这番言论固然显露伊党“腰包厚实”,但同时也揭开国盟内部的尴尬现实,表面团结,实则权钱失衡。

一个政党若真心服务人民,理应谈政策、拼施政,而不是在大会上算计资金分配、争论谁坐布城宝座。伊党今日的表态,难免让人怀疑,其核心目标并非改善民生,而是确保自身在国盟中的主导地位。

事实上,国盟内部裂痕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土团党推举慕尤丁为首相候选人,却旋即遭伊党否认,彼此公开打脸,团结形象严重受挫。如今伊党更进一步,几乎直言不讳要“领导国盟”,把盟友摆在从属位置。如此张扬的姿态,不仅使土团颜面无存,也使国盟整体的团结岌岌可危。

更令人担忧的是,伊党的霸权姿态,极易激化内部裂痕。一旦土团、民政党感到被边缘化,国盟随时可能四分五裂。

政治,本应是解决人民问题的途径。然而,在伊党的话语里,人民福祉几乎不是首要关注的课题,取而代之的是权位分配、是首相梦。选民渴望的是减轻生活负担、提升教育质量、创造更多就业,而不是一群政客在政治舞台上争相演出“谁才是老大”的荒唐戏码。若一个政党长期执著于“谁是老大”,便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全民政党。毕竟,在多元社会中,极端化与权力至上的姿态,很难获得人民广泛的信任。

人民不会被“首相人选”的口号所打动,他们期待看到的是明确的政策方向、稳定的治理团队,以及真正能纾解民困的方案。若国盟无法回答这些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即便赢得一时的掌声,也难以赢得长远的支持。

相比之下,团结政府虽然面对挑战,但至少在制度改革、经济议程与社会福利上提出具体举措,试图回应人民关切。伊党若继续以权力为中心,忽视施政蓝图,只会凸显自身与“服务人民”的距离。

民主社会需要的是负责任的政党,而非沉迷权力的政客。伊党若真心要赢得选民尊重,就必须拿出务实的政策与全局的格局,而不是自我封王、自我加冕。否则,其所谓的“布城首相梦”,最终可能只会成为国盟分裂与败选的前奏。

罗恩璇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