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政府于726人民大集会前夕藉著国庆日主题做出宣布,所有18岁以上的国民都能通过大马卡领取一次性100令吉慈悯基本援助金(sara)。表面上看,这项政策好像“人人有份”,听起来很美,但其实不过是旧瓶装新酒。这项援助金原本就存在,只是这次被特别炒作,目的不过是为政府拉人气,平息民怨。
然而,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发钱多少,而在于钱流向了谁。这100令吉,只能在少数获批准的大型连锁超市使用,比如迈丁(Mydin), 99超市,宜康省(Econsave),莲花百货公司(Lotus's)等符合资格且注册授权的企业。普通的企业商贩以至菜市场的摊主等等,全都被排除在外。他们眼巴巴看著顾客手里有钱,却无法在自己这里消费,最终只好眼睁睁看著生意流走。
结果是,政府所谓的“援助”根本没让市场活起来,反而让占据大多数的小型企业和商贩活得更辛苦。大超市人潮汹涌,一般的商贩企业却门可罗雀。本该在社会底层流动的现金,被锁死在特定商家手中。这不是救经济,这是圈地为王,是用“慈悯”的名义,抛弃了最需要被体恤的人,而最终被“滋养”的只是那几个上市公司的股价而已。
更可笑的是,政府大肆宣传这项援助有多“全民”,却避而不谈它带来的排他性。真正做小本生意,靠现金交易维生的群体,在这场看似普惠的政策中,完全没有得到雨露。相反,他们被边缘化,被竞争压得抬不起头。开门做生意,却发现身边的同行越来越多,客人却越来越少,这是活生生的内卷。
这些商贩小企业不是懒惰的人,也不是等政府施舍的人。他们只是希望市场公平,只希望辛苦经营能够换来稳定收入。但如今的政策,却是用一条条看不见的绳索把他们绑住,不让他们分一杯羹。政策一来一去,钱不是不见了,而是被引导进了早已站稳脚跟的大集团手中。
政府口口声声说要帮助穷人,但事实是,真正艰难求存的人被遗忘了。SARA援助金不是救命的浮木,而是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人民真正需要的是全国性,无差别的社会安全网,而不是把现金集中于少数渠道,然后把基层商贩小企业留在政策外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