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安华上个月成功斡旋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冲突,促成双国达成停火协议,这一举动赢得了国际的肯定。
然而,在我国近期接连发生的倒挂国旗事件中,安华却鲜少表态,任由事情从民众一时疏忽,演变成族群对立与冲突。面对这一局面,安华难辞其咎,昌明政府的形象也因此严重受损。
既然首相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和平英雄”,为何在国内,却无法挺身而出,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捍卫者?
煽动人民情绪的火苗,拖得越久,伤害越大。执政者理应从过去多起敏感冲突中吸取教训,当机立断、斩草除根,及时平息风波。但可惜的是,安华缺的,正是这种在大事中的果敢领导力,那种能用实际行动捍卫昌明大马理念、赢得国人喝彩的魄力。
这些年,政客频频炒作敏感课题,从KK袜子事件到国旗倒挂风波,昌明政府往往袖手旁观,让舆论持续发酵,等到局势白热化才被迫收场。安华一再被人民批评“反应迟缓”,更让人质疑:首相,您究竟有没有勇气,正视国人的关切?
国庆日原本应是歌颂团结与和平的节日,国旗理应像征主权和民族精神,但如今却因为政客的挑拨,让部分民众甚至害怕悬挂国旗,这是何等的讽刺与悲哀!
风波终将过去,但伤痕会长久存在;隔阂已然形成,裂缝由谁来弥合?
经历了过去两年半的执政,我已不再对安华抱有过多期望,因为在一次次本可展现领导力的关键时刻,他的身影总是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