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亦君令补选才刚刚落幕,国阵候选人顺利胜出,本应是团结政府上下携手、巩固民意、同庆拒绝极端国盟的重要契机。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马华却选择在媒体上向同属团结政府的行动党“开火”,马汉顺一句“行动党在补选没有发挥的馀地”是交响曲里的第一道杂音、刺耳且烦人。
马华署理总会长马汉顺表面上是“计算选票”,但实质上是居功自傲,忽视了亚亦君令华裔选民的格局。举例,亚亦君令团结政府的华人票仓——冷水河票箱——这次获得了压倒性票数,708票。但两年半前,在国阵单打独斗时,马华在冷水河仅仅为国阵带来188张票。本次补选的619张多数票,从何而来?不是凭空而降,更不是马华凭一己之力召唤而来,彼时和此时最大的分别就是——希盟,或者准确一点来说,行动党。
亚亦君令的补选中,巫统胜选,马华连却夜撇清行动党的功劳,无非是自抬身价、自视过高。明眼人都知道,冷水河大胜是冷水河选民对团结政府整体的肯定,是希盟与国阵协作的成果。
马华的小肚鸡肠不止这种“抢功劳”的骚操作。去年今天,新古毛补选由行动党候选人彭小桃上阵,马华便率先撇清关系,明言“如果候选人不是来自国阵,马华将不参与任何助选工作”,毫不掩饰自己的隔阂与冷眼旁观。虽然笔者认为行动党不屑马华的帮忙,但马华这操作尽显其对团结政府立场的暧昧与算计。
相反,行动党领袖倪可敏却能在数千选民面前承诺:即使是马华上阵,行动党也会基于团结政府的立场全力助选。作为行动党全国署理主席说出这番话自然不能是口头外交,而是一种政治格局上的高度体现。两者对以团结姿态执政、为民而不计前嫌的态度相差甚远。
事实胜于雄辩。新古毛与亚亦君令的补选,反映出行动党深知团结政府的成败是一体的,懂得以大局为重;反观马华,却仍困于零和思维之中,频频以内部“拖后腿”取代对外斗争,丝毫认不清如今制止国盟和极端主义抬头才是要事。马华格局之小,堪比芝麻。
甚至,在补选结束不到24小时,马华就兴师动众,拉队到东兴港礼堂拉起针对张哲敏的三语招牌攻击布条。在国盟势力仍强之际,马华却频频制造“祸起萧墙”之局,既内耗又削弱团结政府凝聚力,其做法犹如撒泼打滚的怨妇,让人频频摇头,也难怪遭民意倒戈,只剩两国席。行动党为了遏制国盟扩大,忍辱负重,力挺团结政府继续强大执政;马华则唯恐天下不乱,小肚鸡肠。行动党的格局和马华的小心眼相比,根本天差地远。
团结政府的敌人不是彼此,而是企图破坏政局稳定、制造族群撕裂的国盟。在国盟尚未退场、民意仍待稳固之际,这样的挑衅非但无助团结,反而让在野的国盟隔岸观火、暗自窃喜。
若马华继续沉醉于“小算盘”、挑衅队友的短视行为,不仅无助于其重获民意支持,更将加深选民对其“格局小、眼界低”的负面印象。
如今的马华,急需的不只是反思,更是重新定位自己在团结政府中的角色。是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伙伴,还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内讧制造者?时间终将给出答案,但选民的耐心并非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