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上述来看,国民型中学的前路有曙光吗?从外在的政治历史、教育法令角度来看,国民型似乎毫无地位。从内在来看,许多国民型中学也自我矮化或变质,再加上内部问题重重,真是内忧外患。

大马华教一路来就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灵活应变策略来生存至今。加上全球局势转变,时代更迭,中国崛起,华文有价,政府顺应潮流,领袖时有开明言论出现,如“多元化教育是国家资产”的言论,“无形”中使到华教“柳暗花明又一村”。

国民型中学,何去何从?笔者的浅见是对内,要自强自救。对外董事部要醒觉,争取友族的认同和支持。

至今教育部尚给予一些空间,如允许每周200分钟教授华文、校门外有中文名、可以双语进行活动、承认董事部的存在、默许校方强制学生报考华文等。

因此,国民型中学要自强自救,要珍惜和把握,并灵活的善用这些有限的空间,例如如果华文师资足够的话,可以仿效槟城的国民型中学编排六至七节的华文。校门外没有中文名的尽快补上去。尽量利用双语来进行活动或校务,如布告、标语、校刊、致家长函等都尽量用双语。同时也多主办中华文化的活动,加强校园的中华色彩。在这方面,当地华社有必要在经济和行动上给予支持。对于不愿报考华文的学生,就要尽量说服他们,不然就建议他们转校。

于此同时,国民型学生也不能忽略对其他文化的认识。除了华人佳节时有进行庆典外,其他种族的佳节也应该进行庆典。如开斋节、大宝森节等。也许庆典比较简单,但至少通过庆典使学生认识其他文化,同时也能够赢取友族的好感和认同。

此外,笔者还有两项针对性的建议,那就是在校内推行“认识国民型中学”活动和建立校史馆。

普遍上国民型中学的师生都不了解国民型的历史,因此校方每年应主办有关认识国民型中学的活动,例如“国民型中学的历史”讲座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期盼学生经过5年的熏陶下,能对国民型有所认识。毕业后将来会本著热爱华教的心回馈母校。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已主办7届的全国国民型中学领袖培训营,其中一项讲座“马来西亚华教发展史”是合时宜的。只是可惜参加人数有限。因此希望把同样的讲座内容推广到学校。

对教师也有必要推行此活动,包括友族教师,晓以大义,期盼加强全体老师的献身精神。

至于建立校史馆是为了能更完整地保存学校的历史文物及档案,因为每一所国民型中学都有不同,而且悠久的建校历史。通过参观校史馆,可以加强师生对母校先贤创校的坚毅精神及历史的认识。这和“认识国民型中学”是异曲同工的。

上述的建议只是在政府所赋予的有限内部空间加以发挥。对外方面,则有赖于学校董事部、家教协会、校友会以及华社了。现有的国民型中学有关组织,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大马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发展委员会最具带领作用。首先上述三机构要多推行醒觉运动,唤醒冬眠的学校董事部。其次各校董事部必须振作,联合上述三机构的力量,积极争取应有的权益,不要自我矮化或放弃。兄弟爬山,各自努力,胜利果实,指日可待。

至于要争取应有的权益方面,由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及大马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发展委员会所列出的10大诉求是华社普遍上认同的。诸如要求建校拨款,提供足够华文师资,委派具华文资格的掌校者等,应是毫无争议。不过争取保留三分一的上课时间教导华文及华文文学的权益则尚需加倍努力且有待商榷。

在争取权益方面,主要的障碍来自政治。因此争取友族的认同及支持是非常关键,也是一大考验。上述的华社组织在向有关当局争取权益之余,同时有必要和友族多沟通及交流,使友族多了解国民型中学,也许能带来事半功倍之效。

晋入21世纪,我国政局波涛汹涌,前景难卜。国民型中学前景也一样未卜,其实并不乐观,也不在华社的掌控中。惟有积极行动,自强自救,灵活应变,积力争取应有的权益,期盼“柳暗花明又一村”。

易经里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国民型中学今后争取权益的座右铭。

(完)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