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一直随著时代的变迁,努力以不同说法争取政府以及广大公众的承认与支持。独立时期,华文教育争取的是传统文化权,认为华校乃华人传统文化的堡垒。其反对去除华校,因这会摧毁华人文化,让华人成为没有根的民族。而当时许多人相信语言乃文化的精髓,只有透过学习华文,才能有效认识且继承中华文化。

当时华教工作者对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态度,不仅与国内部分政治与社会领袖的认识有落差,也在华社本身产生隔阂。这些分歧在华文中学面对改制要求时突显出来,结果是多数华文中学选择改制,多数华裔父母也选择将孩子送入改制中学。面对多数人的选择,华教工作者则成功说服部分华文中学拒绝改制,坚守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然而,60年代的华文独立中学撑得很辛苦,直到70年代华教工作者改弦易辙,除了强调华人华语的民族主义,更注重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包括独中教育素质、学生出路、学校管理与设备等。这样的改变终于让华教出现新局面,素质良好的华文独立中学开始获得家长的青睐。

到了80年代,国内政治暗流汹涌,公民运动蓬勃发展,位于吉隆坡的华教工作者迅速意识到与公民运动结合的重要性,冀望借此打开华教运动在国内社会的支持面,获得华教以外人士的理解与支持。这个时期,董教总强调的是母语与人权,将华教论述建立在普世价值观上,非特殊群体的利益上。这意味著,华文教育乃华人的母语教育,争取华文教育乃争取母语教育的发展,这是普世所认可的权利。因此华教运动乃人权运动,她的使命与其他人权组织一样,都是在捍卫普世所尊崇的人权。

90年代的马来西亚进入蓬勃的经济发展,经济与文化政策走向开放,过去由国家所垄断的领域,如教育等都开放给私人企业参与。族群政治稍有褪色,经济与社会发展成为大家的关注点。在这样氛围下,政府居然批准了3所华文高等学府的成立。这个时期,本来带著冷峻脸孔的政府突然变得和蔼了,华教运动者念念不忘要达成“完整华文教育”目标已经逐步实现。

这3所华社民办学院,在筹款建设时期,似乎全国华社上下齐心。但是,当学院正式收生时,收生人数与筹款热烈的局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成立第一年,三院收生人数都各自徘徊在100至200人之间。至今这3所华社民办高等学府,已经办逾10年,依然属于中小型学院,每年三院新生总人数仅约1千。而三所学院学生最多的科系,不约而同的,都是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系。

当国家的阻力缩小了,华教运动似乎也没有因此更蓬勃发展。过去15年来,华小已经证明足以吸引逾九成华裔生,还有众多的非华裔生,但是独中平均仅能吸引十分之一的华小毕业生。独中发展,除了政府的刁难,是否还有更大的因素阻碍其发展?前面所提及的3所华社民办高等学府的成立与成长瓶颈,是否说明许多华裔虽然支持“完整华文教育”的口号,但是这个口号实际上没有反映多数华裔的切身需要。

过去十年来,越来越多华教工作者认同优质教育才是多数华教教育机构的生存之道。他们发现过去他们没有被国家打败,却不确定未来教育体制一旦全面开放,面对竞争激烈的自由市场,到时他们能提出怎样的呼唤,来吸引学生与家长。华教运动走了半个世纪,当初的理想、愿景与策略,今天有多少是和我们自己目前所带领与服务的群体契合的?以3所高等学府的发展局限为例,也许我们可以找到华教运动的新方向。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