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年前居銮荣获全马最幸福城市后,去年回落第三,今年再次卷土重来,以9.83分再次重登榜首,冠绝大马,成为全马最幸福的城市。
身为居銮人,又已回乡──居銮生活和发展十年了的我,与有荣焉,虽然不清楚也不明白这个调查机构到底访问了谁,这评断标准到底公信力多高,但正如如果有某调查出来结果说,我以9.99分成为全马长得最像彭于晏的男生冠军,不论我身边的朋友如何跌破眼镜,我也会莞尔一笑笑纳,说声:谢谢!
其实,这全马第一最幸福城市的报导出来后,我们居銮人在网上其实反应两极。一派是很正能量很鸡汤的觉得我们生活在居銮真的很幸福,知足惜福,喝茶于山下,悠然见南峇山。
另一端的居銮人,则是极尽能事的调侃和冷嘲热讽我们这个冠军,长他人志气,大义灭亲自己人威风。说已成老人城、年轻人都外流、美食沙漠却食物离谱的贵、物价屋价超高、薪水低、没工厂、没商业、没就业机会、没有娱乐、街道冷清清、周日根本不见人潮……
言论自由,一百个人看同一个居銮,会有一百种解读,我觉得其实两边都有他们的道理。
平心而论,就我个人情况而言,中学我就读的銮中,同班同学里,全班有一半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另一半有的在吉隆坡,有的在新山,零星的几位在澳洲、台湾、美国,班上只有我一个留在居銮,直到3年前,有一位同班同学被雷打到,在巴塞罗那从事建筑师十年的他,突然决定回来居銮推动社区发展;而全班四十人里面,就只有我们两个在居銮,只占班上的5%。
若居銮真的全马最幸福,那为什么同学们不都留在居銮呢?
那你要说居銮不幸福,曾在吉隆坡十年的我,却又不那么觉得,至少这十年过得蛮惬意的。
虽上下班上学放学时间,偶会塞车,不像吉隆坡动辄出个门上下班塞个一两小时,从居銮某区到另一区,几乎15分钟之内,都可以到达。
居銮人生活得可以很健康,可以每天早上爬南峇山,你要打羽球和匹克球,有各大小群组等你参与,健康操、广场舞、有氧舞蹈运动团体,琳琅满目,若想加入慈善、服务团体、乡团、各组织,也是不胜枚举。
居銮人都爱喝茶喝咖啡,不管早茶、下午茶各大小茶餐室、咖啡店,任君选择,从传统咖啡、生熟蛋、烤面包,香蕉叶包裹的椰浆饭和Mee Siam,居銮不会让你饿肚子。你要连锁品牌的食舍、快餐店、奶茶店,我们都有,居銮有两家麦当劳,巅峰期甚至有7家肯德基。
各大品牌的便利商店、杂货店、两块钱店林立,还有一个规模不算小的广场,以及各大小的广场、大卖场,还有很多的唱K中心,又有很多游泳池,还有全马最大品牌的戏院。
最近新兴的壁画街、老街、南峇山步行街,也很适合可以去走走。
而如果你生活在居銮,平时闷了,周末,地处柔佛中央的居銮,开车两个小时内可以到很多地方了,可以去峇株Cafe Hopping(品尝咖啡)、情人桥摸鱼,去新山逛大商场、甚至到新加坡,也可以去到很多不同的海边,甚至到丰盛港出海去刁曼岛。
以二线城市来说,居銮,其实算是很不错生活的地方了。
幸存者偏差?
可是还是要回到最主要的问题,居銮有没有那么多就业机会,让年轻人可以安身立命?若留在居銮生活和工作,足不足以养活一家人,居銮的薪资天花板可以达多少,一般人的又在多少,他们足不足以过他们想要的生活?
若薪资微薄,他们这么有闲情每天可以喝茶叹世界?居銮荣登全马最幸福城市,会不会有幸存者偏差的问题呢?在居銮撑不下去的,早都去了大城市和新加坡发展了,而有资格留下来,被你的调查机构碰得到来访问的,或许是在孩子在新加坡辛苦当马劳赚新币寄钱回来给他们的父母,或是那些有祖业的富二代或富一代的媳妇,祖上有芭,留了很多亩油棕园给他们的小园主。
他们当然可以翘脚很悠闲的在居銮天天High Tea,他们不是砍柴的,坐在那里的他们是放羊的人,睡觉都有睡后收入。
至于那些被迫离乡背井远赴新加坡找生计的居銮人,或仍生活在居銮,苦苦经营小店小生意,领著微薄薪水的月光族,看见居銮是——最幸福的城市的报导,或许真的有些讽刺,像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伊能静有一首歌叫《你是我的幸福吗?》,to be or not to be,我想可能是每个居銮人都会问的这个问题。
而我想很多离开居銮的马劳,和苦苦支撑在居銮的一大部份小民会很想唱周杰伦的这首歌:
“你冷了,倦了,我哭了,我懂了,不说了,爱淡了,梦远了……”
怎么了,你累了……
说好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