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我在开车时,坐在旁边的同事,忽然间大声说:“小心!小心!”,当下的我因为他的恐慌,真的被吓到,然后不懂要小心什么,不懂要看哪里?是前面有危险?还是左边?或者右边?
能不用就不用,因为“小心”这两个字,真的容易引来不必要的恐慌,尤其是在很重要的时刻,我们的提醒一定要够具体,才能有效预防危险。
不说小心,那可以说什么呢?可以用“看”这个字,可以让孩子知道该做的哪些具体动作,
给大家几个具体的例子:
1.孩子爬楼梯,爬高时,可以说:“要握紧哦,慢慢走,看好阶梯”。
2.孩子玩滑梯时,可以说:“注意看头啊,注意看脚啊”。
3.孩子在上手扶电梯时,可以说:“看好脚”“看好手”“站好哦!”
4.孩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可以说:“我们可以去外面玩,去外面跳”、“走我们去吃冰淇淋!”
5.孩子在游泳池旁边玩时,可以说:“过来这里玩,别太靠近泳池”。
6.孩子在骑脚车时,可以说:“保持平衡哦!眼睛看前面”。
7.在公园玩时,可以说:“注意看地上……”、“注意看看有没有蚊子”。
8.荡秋千时,可以说:“手握紧紧啊”、“保持平衡”。
9.家里地上湿湿时,可以说:“地上很滑,慢慢走”。
10.在厨房帮忙切菜时,可以说:“刀很利,看好手指啊”。
11.孩子拿很重的东西时,可以说:“东西很重哦,你可以试试看用双手拿”.
12.孩子跑快快时,可以说:“可以慢一点哦!注意看地上”。
13.孩子走进厨房时,可以说:“那个锅很烫哦,别摸到哦”。
14.孩子在用剪刀时,可以说:“看好那个刀口哦,别剪到自己”。
15.孩子在涂颜色时,可以说:“看好好哦,记得涂在线内”。
16.孩子在冲凉房时,可以说:“慢慢走哦,地上很滑”。
17.孩子在玩生日蛋糕蜡烛时,可以说:“蜡烛的火很烫哦,你们别被烫到啊”。
成为父母后,我们的自然本能就是要保护好孩子,于是“小心”、“小心”慢慢的变成我们的口头禅。
好好观察每天跟孩子的对话,不难会发现到自己每天说“小心”的次数真的不少的,要一时间改过来是真的不容易。慢慢来,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了,也提醒另一半与其说 “小心”,倒不如说 “看……”,用更具体的提醒。
保护好孩子,让我们的“爱”从此更清楚,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