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孩子的手部活动越多,大脑精细运动区发育越好,手灵活,大脑越聪明,手眼协调还能提高专注力,并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0-6岁的孩子可以玩什么呢?
0-6个月:手抓手握阶段
1.给宝宝柔软的抓握玩具,如布书、摇铃
2.用不同触感的布料让宝宝摸摸,例如丝绸、毛巾、粗麻布
3.把宝宝的小手放入温水或冷水中,感受温度差
4.在宝宝手心放羽毛,让他们感受轻微触觉
5.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吸引宝宝抓住与放开
6.在宝宝面前慢慢移动玩具,鼓励他们追踪并尝试抓握
研究发现,这可以刺激触觉,帮助抓握能力发育。经常抓握玩具的婴儿,其精细动作发展比同龄孩子快22%。
6-12个月:手动探索阶段
1.用大块积木让宝宝堆叠或推倒
2.给宝宝摸不同形状的水果,例如苹果、橙子、香蕉
3.提供软面团让他们按压、搓揉
4.放大号串珠,让宝宝尝试抓起与放下
5.让宝宝拍打水、抓泡泡或敲打桌面
6.用玩具杯玩“叠高杯”游戏
7.鼓励宝宝把玩具从盒子拿出再放回去
研究发现,锻炼手眼协调,增强触觉记忆。手眼协调训练频繁的孩子,1岁时解决问题能力比其他孩子高出 18%。
1-2岁:动手创造阶段
1.蜡笔和纸张,让孩子自由涂鸦
2.用橡皮泥让他们捏出不同形状
3.准备简单拼图(3-5块)让他们完成
4.教孩子用手指画简单的线条或圆圈
5.提供不同大小的玩具杯,玩“叠高杯”游戏
6.让孩子尝试用勺子舀米粒或豆子
研究发现,提升精细动作与专注力。1-2岁参与动手创造的孩子,其语言发展与认知测验得分平均高出 20%。
2-3岁:主动模仿阶段
1.教孩子撕纸做“雪花”或“拼路”
2.提供筷子或夹子夹棉球或泡沫球
3.和孩子一起搭高积木,做“高楼”游戏
4.教孩子用塑胶刀切香蕉或面包
5.在沙盘中挖洞,用玩具车“修路”
6.提供画笔涂色,让他们尝试“填满一个图形”
研究发现,提升手部灵活度与解决问题能力。2-3岁时手部灵活的孩子,在5岁时的数学与空间认知能力测验得分平均高出25%。
3-6岁:动手创新阶段
1.鼓励孩子用安全剪刀剪纸,制作简单手工
2.用废纸箱制作“火车”、“小房子”
3.提供乐高积木,让孩子自由建构“桥梁”或“高塔”
4.子帮忙洗蔬菜、搓面团、揉馒头
5.在纸上画简单迷宫,让孩子用笔走出“出口”
6.鼓励孩子画一幅“家庭画”,用颜色表达故事
研究发现,培养创造力、自信心与耐心。参与手工活动的学龄前儿童,其创造力测验得分平均高出35%。
父母们,记得提醒自己,细节决定成长,抓握开启智慧,孩子的聪明藏在双手里,每一次抓握、触摸、探索,都是大脑发展的关键。
简单的事重复做,抓握小动作,成就大成长,从现在开始,用心引导,用爱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