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期接触很多来自中国的委托人。撇开刑事相关的不说,很多都是来马来西亚投资从商。几年前,来马来西亚投资的中国商人以大企业为主,不乏一些与交通建设,科技相关的国企或私人大型集团。
后来,越来越多中型商人来马来西亚投资,其领域包括饮食业、运输业、教育、幼教、旅游、文化等等。中国超市、幼儿园、餐馆等在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很多中国旅客到了马来西亚,如吉隆坡或者亚庇,都感觉到好像国内旅游。
中国13亿人口大国,汉族为主,而马来西亚区区3000多万人口,华裔只占了700多万。这个比较之下,中国人的竞争力,在同等条件下,远远超过马来西亚华人。因此,中国人到马来西亚开设公司,若聘请马来西亚华裔,会有工作文化的差异。这个差异,也震撼了笔者,尤其是在劳工法和工业相关法的课题。
以中国人的观点而言,马来西亚华人工作方式没有那么“卷”。网络语“卷”,是指在一个有限的环境或资源里,大家不断竞争、加码,结果投入越来越多,收获却没有同比例增加。因此,一个人会拚命学习、加班、比谁更努力、更辛苦。很多人觉得“被迫卷”,因为不卷就会落后,但“卷”了也未必能真正获得好处。
因为竞争力,中国企业要以客人为上,所以一直与对手博弈。其中包括24/7的工作时间点;习以为常的加班;压低价格因此员工福利有限;同事之间的恶性竞争与相处态度不佳;为了应变变幻莫测的市场而朝令夕改的公司政策等等。
而马来西亚华人,受到了英国殖民的影响,英文都还算不错,也常和不同文化背景的马来人与印度人打交道,生活方式已经发展成独特的“马来西亚工作文化”。要有午饭时间,加班会有报酬,周末尽可能的不工作,与同事自主一起运动旅行,喝茶/嘛嘛档文化,若感到内耗则辞职转职等等。
当这两个工作文化背景发生在同一个地区时,缺乏竞争力的一方,将会被比较下去。近期,很多来自中国的摄影团队,接著马来西亚开放免签的政策,来马来西亚进行专业摄影相关的商业活动。来自中国的专业摄影师,服务态度好,回应速度快,修出来的照片非常漂亮,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很多马来西亚的新人要在马来西亚拍婚纱照,中国的团队可以飞过来提供服务。
这虽然违背了马来西亚免签的条件,即是不可以做旅游以外的事物。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这已经发生了,而马来西亚,尤其是华人的摄影师开始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竞争,生意骤减。
今天是摄影团队,明天是餐饮,后天是幼儿园,补习中心、运输、零售业等等,中国强而有力的竞争力,将会把马来西亚给比下去。
马来西亚的工作文化,华人比其他族群更具竞争力,但远远不及中国人。新生代华裔,与笔者和更早的世代不同,注重本身的生活品质,在身心灵健康达到平衡,不会一昧以工作为主。而中国的工作文化,一切以企业发展为主,大多数员工,薪酬待遇可能很高,但就要放弃健康的身心灵发展,牺牲个人生活品质,以达到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