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则闹剧,首先是每年这个季节都会上演的优秀学生无法得到理想的科系而错失想要的大学与科系的新闻,另一则则是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前部长拿督斯里阿都拉曼达兰因为大量医疗人员被挖角至新加坡而建议我国向新加坡政府要求赔偿的笑话。

这两个事件背后凸显的是我国不管是在升学系统还是就业环境,都与现有全球化的人才竞争现况脱节,造成耗费大量时间与资源培育的优秀人才大量外移,而拱手让人的人才却在国外屡创佳话,使得我国成为笑柄。

在全球交流越来越频密的今天,人力竞争早已不再受到国界的限制,尤其是在大型跨国企业拥有庞大的资金与资源的情况下,更是以全球的尺度在建立自己的人才库,以应对变化迅速的全球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也因此极力的拉拢全球顶尖人才,传统的地理边界早已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像最近一位在大马高级教育文凭考获4.0满分的学生,申请不到国内大学首三选择,但是成功获得新大、南洋理工大学的第一志愿,也获得奖学金,最终选择放弃上诉,选择到新加坡升学。根据新加坡过去拉拢优秀生的做法,这位同学到新加坡升学后大概还必须要在新加坡工作数年,对新加坡来说他们就是在准备四五年后的人力资源库。对该优秀生而言,这种既可以进入亚洲顶尖大学,又确保未来数年可以留在新加坡赚新币的机会,难道不比留在国内升学更好吗?

最近也有一位初中时期上了我的课三年,如今在香港大学念法律系,刚刚结束大二的学生告知他已经得到香港顶尖律师事务所的录取,条件是他接下来除了要完成大学课程外,就是要确保自己能够进入“Oxbridge”(英国牛津与剑桥)完成研究所课程。换句话说,该顶尖律师事务所早已锁定目前还在学校内求学的优秀及有潜力的人才,在他们离大学毕业还有2年,连研究所都还没开始申请时就先“预订”,如此的超前布局也意味著全球人力竞争的激烈。

在网络科技与交通革新的情况下,跨国的移动早已不是问题,在更好的生活条件、工作待遇与发展机会成为考量重点,国界也不再能够局限个人的选择与移动。这更凸显我国在人力资源的培育与管理显得力不从心,暨留不住优秀学生,也留不下专业人才,更别说超前的人才库布局与准备。

作为一个大马人,清楚的知道我国的族群与政治环境对人力资源造成的问题,也明白并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在可预见的未来扭转这个局面,因此对我国在全球化与资讯科技浪潮下的人才竞争处于一种悲观的态度,毕竟现实的环境确实对优秀人才而言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人才外流是必然的结果。

或许换个角度,从比上不足比下有馀来说,比起菲佣、印尼外劳,至少我国输出的人力都是优秀、专业的精英,大马还是很优秀很厉害的不是吗?

黄瑞泰

独中老师。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