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范冰冰获封马来西亚名誉拿督,引发广泛关注。社交媒体上既有祝贺,也不乏质疑,甚至酸言讽语。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但如何表达观点,同样值得思考。

根据报道,之前范冰冰担任马六甲旅游大使时,她在微信平台宣传马六甲的相关内容点击率已超过15亿次,这一数字被《大马纪录大全》认证。这一成功充分显示了她在推广马六甲旅游方面的强大影响力。虽然许多大马的地道特色早已为国际所知,但她身穿传统娘惹服装,将本地特色传播到国际视野,凭借庞大的粉丝群体,其推广效果更为显著,吸引了更多人关注马六甲的多元文化。范冰冰粉丝量不容小觑,仅微博和小红书就超过7000万,这进一步放大了她的宣传效果。

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有人关注她的壁画和文化活动,有人留意她推动的文化交流,也有人揣测她获益多少,还有人发负面评论,引发附和或质疑。这说明,当信息繁杂时,公众的判断力尤为关键。发声前,不妨先问自己:这是基于事实,还是被情绪和偏见裹挟?

言论自由是基本权利,但并非无限制。公开留言、发表评论,尤其是在具有影响力的平台上,本身就可能带动舆论,形成社会影响。网络虽虚拟,但每条评论、每次转发都会留下痕迹,也可能激发更大范围的讨论。因此,理性发声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在保护自己。

媒体被称为"第四权力",因为它在监督社会、揭露腐败、引导舆论和传播信息中扮演关键角色。前三权力——立法、行政和司法——构成国家基本架构,被称为"三权分立"。"第四权力"概念源自18世纪英国哲学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强调新闻媒体在监督和引导公众思考中的作用。随著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人人都可发言,让"大众媒体"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虽然它本身不能完全等同于"第四权力",但却真实传递信息、塑造舆论,并影响公众如何理解和讨论社会事件。

范冰冰受封名誉拿督,从文化交流、公众影响力到社会形象,都值得关注。她在马六甲推动的壁画和传统艺术活动,不仅带动当地旅游,也让更多人了解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这类跨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也提醒我们:在网络上表达意见时,应以事实为基础,避免情绪化发言或触碰法律红线。

在网络空间,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传播者。言论自由不仅意味著可以表达,更意味著要对自己的言辞负责。片面、情绪化的评论容易误导他人,也可能激化争议。理性讨论并不冷漠,而是一种思考方式,让不同观点在尊重和事实基础上碰撞。先搞清楚事实,再发表言论,讨论才能少点火药味,多点养分。

公众人物、媒体人或普通网民,面对热点事件,都需要意识到言论的力量。社交平台带来更多发声机会,也带来更多思考责任。每一次点赞、评论、分享,都可能形成舆论趋势。正如范冰冰受封名誉拿督引发热议,公众在表达意见时,不仅是在说话,也在参与舆论塑造。

这次事件的意义,不只是明星受封,更在于引发思考:在言论自由时代,我们如何用理性、事实和责任感表达自己,在复杂信息中保持独立判断?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承担思考与判断的责任,让每一次发声更接近理解与沟通,而不是盲目附和或情绪化争论。

范冰冰无论担任马六甲旅游大使,还是受封名誉拿督,并未影响他人的机会。除非真有人觉得她"霸占了名额",否则那些酸言讽语和口舌相争实在无谓。在言论自由时代,难道不能既理性又带点幽默,让讨论少点火药味吗?
 

赖芊翠

倾听人心低语,书写社会情绪。工商管理硕士,心理学博士在读,文章常见于中文主流媒体与商业刊物。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