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我们照例升旗、游行、播放黑白画面。
谈判桌上那一幕总被反复提起:几位本地领袖对著英国官员用流利的英文表达独立诉求,没有血,没有战乱,没有革命。

我们骄傲地说:马来亚是东南亚少数用文明方式取得独立的国家。

但文明,不是光靠谈判赢来的,而是靠一代代人把制度变成一种公共修养。

英国人离开时,留下了制度。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议会制、公务员体系,整套搬来,连法袍和法槌都原封不动。

我们跟著用,但很多用法学得一知半解。

我们学了投票,却没学问责。
学了设立议会,却把它变成吵架的直播现场。
投票制度没学好,司法独立没学会,问责文化直接skip。

制度保留了,文明的精髓却没跟上。我们成了东南亚最早独立的国家之一,却在制度进化上,越来越像玩政治大富翁:
一人退位,全家上阵;你做首相,我做部长;你坐牢,我来等位……
好像不是在治理国家,而是在轮流走格子,争谁先盖完酒店。

有些小粉红一看西方民主制度失灵,就立刻高呼:我们该学中国!
说起高铁、高楼、高GDP(国内生产总值),津津乐道却不愿承认,那种高速的背后是“党说了算”的代价。
他们羡慕中国效率,却忽略中国政府可以随时封你微信钱包。

英国人留下的是制度的骨架。
而我们这些年的表现,像是在给骨架套上各种表情包。
看起来是多么地尴尬和可笑。

可以不认错,但要鼓动人民情绪胜出;
可以不专业,但要讲“立场”;
可以做不好,但要先出风头。
于是制度没坏,但在位的越来越浮躁,只追求短期目标;而公民越来越冷感,治理越来越“表演化”,表演谁“最爱国”、谁是民族英雄、谁又是宗教英雄。

英国人曾经留下的,不只是法条,而是一种政治文化的想像:
法治、节制、程序、责任、公平。
这些不是西方的专利,而是任何想变好的国家都该修炼的文明功课。

独立不只是一个年份、一个国旗、一场烟花;
而是今后你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好好治理国家、跟世界相处、跟人民交代。
我们的先辈用不卑不亢的姿态谈判独立,留下一个文明的开始。

可文明从来不是一次性的成就,而是一代代人共同完成的修养。
如果今天我们还在沿用制度的形式,却忘了制度的精神,那我们真的独立了吗?

这才是今天独立日,最值得我们自问的问题。

江伟伦

人称“金笔大状”,拥有法律与金融双重背景的上市公司董事。 热爱生活,喜好美食。 透过专栏与读者探讨生活的点滴。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