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政党的起落,缘由种种,人口结构的千变万化,确实是个导因。当华裔人口比率跌至大约二成左右,可想而知,绝大多数的国州议席,如今都是道道地地的马来选区了。
想要赢得两岸的政权,关键自然是必须赢得一定的马来人主导的议席。那么,公正党和诚信党,甚至是巫统的困窘,再明显不过。他们所得,一般介于10-30%之间。然则,三党相加,未必造就1+1+1=3的效果,遑论促成大于三的丰收。
犹糟糕的是,彼此之间,不少利益是重叠的。如果从团结政府的组合切入,政局越是错综复杂。沙巴和马六甲州选的乱成一团:有的公开喊话,有的擅作决定,正好说明这一点。
说来,州选的漩涡,只是团结政府的小测验。大考的成绩,还得等到国会解散之后,才能知道。但是,候选人就像中榜的状元,只有一个名额。那么,怎么处理不能上阵的人选呢?
毕竟,团结政府里盟党之间关系千丝万缕,敌友难分。如果各方愿意继续结盟,国阵可能安抚马华和国大党吗?这个尴尬的局面,恰似砂盟力挺人联党后,火箭如坐针毡的处境。让与不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似国阵时代的大哥大,安华镇压不了党内鹰派蠢蠢欲动的大动作,甭说满足希望联盟盟友提出的卑微诉求。理解这点,自可明白大选宣言火箭言之凿凿的永久地契、地方直选、承认统考,只能拖沓逶迤,磨蹭推搪,全晾在一边。
咖啡店的言论,如今对行动党,已经不再那么热情了。毕竟,这个年月,大家的耐心,非常有限。网络卡了n秒,每个网民都开始焦躁不安了。承诺一再跳票智慧,华裔铁粉的热情也差不多烧完了,未来政局将会如何?
毋庸置疑,这个发展,公正党首当其冲。当一个个混合区,转化为马来人占有至少60%的议席,万一蓝眼的代表,仍然得不到一成马来票,不必等到开票夜晚,马来西亚的江山也就几乎可想而知。
算到这里,这一席得之不易的相位岌岌可危,思之自明,迨无异议。眼下的大动作,显见火箭不要安华,巫统不要马华。可见安华的这一张大位的椅子,摇摇晃晃。参破了,内阁正副部长要像陆兆福那样,懂得自己开车,别习惯活在冷气房的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