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8月5日,受岳父大人之邀出席国家美术馆(Balai Seni Negara)的一场开幕式。本以为只是艺术馆一个简单的开幕活动,却意外走进了一段关于马来西亚艺术与文化底蕴的深刻体验。

国家美术馆正举行“锺正山档案计划展”,这是一位已故艺术巨人的回顾,也是对本土艺术教育的致敬。锺正山,马来西亚艺术学院(MIA)创办人,现代水墨画的先锋,他不仅仅专注于创作,更致力于推广艺术教育,影响无数后辈。展览现场,横跨他七十年的作品与档案,铺陈出一条鲜明的文化脉络,即东方精神与现代语境的交融。

锺正山档案计划展。
锺正山档案计划展。

开幕仪式上,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副部长凯鲁菲道斯亲临,与锺正山遗孀李素丽一同揭开那幅震撼全场的巨型书法——“立天下之正位”。此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寄寓儒家对大道与正义的追求。当白绢自高处缓缓垂落,墨色笔划如长虹贯日,气势凌厉,全场掌声雷动。我却在那一刻心生疑问:若依政客口中的“敏感论”,这样一幅充满汉字精神与文化底蕴的作品,是否早该被视为争议?

偏偏,事实恰恰相反。会场里,各族宾客交错,马来朋友兴致勃勃拍照留念,对“立天下之正位”并无丝毫抗拒;反而,他们与我们一样,被作品背后的文化张力吸引。有人驻足欣赏那幅名为《群英会》的老虎巨作,四虎昂首,气势逼人,落款既有中文,也有爪夷文,语言并存,自然不造作。这种融合,才是马来西亚真正的文化底气。

另一处展区,墙上复刻写著“醉醒斋”三字,旁边的说明让我会心一笑。作品说明中没有特别提及“酒”字,而是巧妙诠释为“半梦半醒”的人生境界——“life should be lived in a state akin to being half-awake and half-asleep”。这样的文化转译,比起任何政治话术和口号,更能打动人心。

醉醒斋。
醉醒斋。

走著走著,我忽然明白,问题从来不在文化本身,而在于政治对文化的操弄。长久以来,我们被恐惧话语轰炸:“这个不能说,那个课题敏感”。结果,连欣赏艺术作品都成了风险,连谈论传统都担心踩雷。可眼前的景象告诉我,这不过是政客制造的假议题,真正的现实是:在艺术场域里,文化融合早已发生,并且和谐自然,无需任何批准。

锺正山的作品,正是这种融合的最佳证明。他的水墨,不囿于传统笔墨,吸纳西方透视与构图;他的思想,以儒家为骨,却不排斥佛道之意涵。正如副部长致词所言:“马来西亚是一个幸运的国家,因为多元文化汇聚于此。”这句话,如果能从政治语言变成社会常态,马来西亚才算真正跨过心灵的边界。

艺术,是社会最柔软却最坚韧的力量。它不高喊团结,却用作品告诉你何为共存;它不刻意去谈融合,却在笔墨之间完成和解。当我抬头望著“立天下之正位”这六个大字时,再次提醒我,这是国家精神。若我们能在文化上立正位,在价值上守大道,就不必再害怕所谓的“敏感”与“冲突”。

这场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在国家美术馆等待你走一趟。各族和谐从来不需要特别的标语,它本可以如此自然,只要我们不让政客的煽动夺走基本的常识和认知。当你站在那些书法与水墨画前,就会明白比起花里胡哨的政治口号,文化才是真正让这个国家屹立的底气。

“立天下之正位”巨型书法。
“立天下之正位”巨型书法。

程盟凯

90后斜杠人。智库政治分析员、活动策划人、魔术顾问,也是药学士。独中生,曾在台湾成功大学修药、马来西亚国立大学UKM读商,左脑规划活动,右脑拆解时事,脑洞偶尔用来变魔术。长期关注社会与政治发展,从多元视角解析时事课题,在理性与创意之间,找到有趣的观点。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