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的爪哇地区,常看见一台简朴单车,上面装满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有多样色彩-黄色、灰色、橘黄色,沿著大街小巷穿梭,有需要随唤随到。若在乡间邻里常见妇女身上背个硕大竹篓,杯子瓶子满满一大袋,一番窃窃私语,随即调配起来,没有磅秤量匙,所有比例只要经过眼睛目测,双手拿捏,就变出各种饮品,客人不假思索,一饮而尽,心满意足付钱离去,究竟这杯饮料有何乾坤?
历史悠久,民间保健茶
印尼人称它贾姆,原文Jamu 是爪哇Jawa与愈合ngramu之意,发源自8世纪的中爪哇马达兰(Mataram Kingdom)王国,他们原是一群虔诚的印度教徒,承揽印度6000年前的古老医学经典:阿育吠陀。西元前随印度商贾到东南亚,日常生活中采摘各种身边唾手可得植物、香料、花卉或水果,偶是地下茎、种子、树皮等调制来保健身体降低生病的机率,既使不小心犯疾,秉持著药食同源来治愈身体,当时这套秘而不宣的养生学只停留在宫廷,到了13世纪的满者伯夷(Majapahit)王朝才延续到庶民人家。
新鲜香料如:沙姜、南姜、姜黄、郁金。也有来自新鲜叶子;可杀菌消肿止痛的苏木、补血的红背菜或者胡椒科假蒟(大马称Daun kaduk),贾姆素材当中也有搭配新鲜果实,降低苦涩感增加适口度-莱姆、灯笼果、沙梨。树皮常见有肉桂,花卉则用双瓣茉莉、玫瑰经过熬制或萃取成为一瓶瓶浓缩原汁,他们除了制作各种类型的机能性饮品外亦制作成美容护肤用品、外伤草药,数千年来成为广大民众保健用品,内服外用,母亲到女儿世代相传,流通之广从刻划在婆罗浮屠寺庙上的浮雕可见一斑,石块上刻画作法,留下步骤详细记录,当时流传于马达兰王国的宫廷手稿SeratKawruh高达1775种,清楚看见早年先人智慧。

传统价值被看见
近代贾姆并未随著物换星移而没落,反而越来越有蓬勃发展迹象,将近70%的印尼人至今定期饮用贾姆的习惯不曾改变,印尼政府为了唤醒国人重视古老智慧,在1963已经将其列入有价值传统医学,2023年12月6日,在波札那卡萨内举行的第十八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ICH)大会上“印尼Jamu健康文化”被正式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贾姆随著地域不同、族群习惯及风土出产因地制宜,著名渡假胜地峇里岛把贾姆用作身体保健SPA当中:以新鲜姜黄捣成泥拌入椰子油涂抹于全身,藉以抑制毛发并改善肤质,这种手法并非空穴来风,现今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姜黄除了防癌还能让浮肤质透亮有光泽,在印度及东南亚印度裔及马来裔新人举行婚礼前必须接受洗礼(Nalangu)仪式,大家在新人脸上与手足部位涂抹姜黄,象征净化及祝福之意,实际上正与姜黄原属性能镇煞抑菌不谋而合。
在印尼的加里曼丹省,贾姆被注入更多雨林中特有的各种植物,能够广泛拓展至治愈慢性疾病,再往东部移动,东巴布亚(Provinsi Papua)的红果(Pandanus conoideus)有高抗氧化功能,当地人透过加热方式萃取并饮用,经过研究的确有效抗癌。

动手做保健饮品
除了日常保健、慢性病外,贾姆对于妇女产后也有完整的一套系统,除此对于闺房性事,男女助兴的调配也多如牛毛。从刚出生的幼儿照护,迈入青春期抗痘问题到逐渐年长衍生压力、身体衰败问题,不分男女老少,针对不同年龄层有不同防护罩,令人大开眼界。
在追求回归自然本质的今天,贾姆结合所有天然植物精华,拉近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古人智慧体悟出养生秘诀并代代相传,最近再到印尼做田野,赫然发现贾姆已经从乡间走入国际,甚至是知名品牌大酒店,有专人为你调制适合你体质的保健饮品。
在台湾对贾姆非常陌生,若有兴趣在家也能做出好喝的机能性饮品:取50克新鲜姜黄洗净并拍碎与1000克水一起烧开约10分钟,熄火盖锅焖10分钟,取香吉士榨出汁约30克,再和柠檬、金桔各10克搅拌均匀,加入适量冰糖融化,冷热饮都讨喜,姜黄的好,我就不再赘言了。

配合新书《东南亚饮食香料学》出版,作者将于8月1日及2日在吉隆坡举办两场分享会,有关详情可浏览作者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spices.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