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不是希盟政府,是团结政府。”

这句听起来好像冠冕堂皇的说法,如今已沦为推脱责任的挡箭牌!

凡是选前承诺跳票,制度改革倒退,物价津贴混乱,甚至贪官滥权、言论钳制,首相与部长们就会把责任往“团结政府”一丢,试图让人民理解他们的“无能为力”。

这种推托,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首先,“团结政府”的首相是谁?部长是谁?执政团队的主干是谁?财政、内政、教育、通讯、交通、卫生及房地部等重要部门,大多仍由希盟领军。他们手握大权,却总是一副“也很为难”的样子,好像只是个无能为力的配角,这是在侮辱人民的智商,更是在逃避该负的责任。

首相和部长的权力,难道会因为只有82席而缩水吗?不会。首相照样能动用公帑周游列国、召开国际峰会,部长更能指挥国家执法机器,钳制媒体、封锁舆论,还能够默许悄悄推动那些想推的政策,却对更民主的制度改革装聋作哑、对承诺的改革进程选择性跳过。不是没有能力,是根本没有政治意愿。

而近期巫统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在东甲的发言,更赤裸揭露所谓“团结政府”的真实样貌。他毫不掩饰地说:巫统不是与希盟结盟,只是为了“救国”才组成政府,甚至提醒党员别被“UMDAP”的说法影响。换句话说,即便同属一个联合政府,他依然视希盟为非他族类,只是“权宜合作”。

但,希盟听到了吗?

火箭40席贵为执政联盟最大党,为何对巫统的种种言论始终低声下气?面对巫青团长阿克玛的多次挑衅,连部长级领袖也噤若寒蝉。反倒是马华区区两席,一旦开口质疑政策,火箭上下群起而攻。

现实是,马华即便再弱,也在做著监督政府的角色。而行动党却越来越像当年的马华,一直替政府护航、帮首相灭火、对盟友卑躬屈膝。

如果行动党争气一点,就不会因为网民一句“谢谢马华”就玻璃心碎一地,连媒体报导了这一波洗版现象,都莫名其妙地下架消失。到底是在怕什么?

不只要谢谢马华,更要谢谢每一位关心政策、关注华社权益、敢于提出质疑的人。人民本来就该站在政府的对立面监督政府的施政,这也是希盟以前当反对党的时候教会人民的。

认清现实,摆正位置

末哈山已经表明,巫统不会与希盟结盟,那希盟又在坚持什么?面对一个根本不把你当伙伴的政党,你却一再为这段“政治婚姻”合理化,为了保住官位,吞下制度改革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政策实行失控民间的怒火,只敢对马华表演“铁汉形象”。

别忘了,当年是你们大力抨击马华在体制内“大声”的那一个。如今你自己当了官,却反过来说:“体制内改革不容易,希望人民体谅。”这不是很讽刺吗?

倘若制度改革真的寸步难行,那你就勇敢一点,退出这个82席都无法主导的政府,或者施压让你们无法推行制度改革的伙伴退出,向选民坦诚交代;而不是继续占著位子,却反过来要求人民“多一点包容”。

“我们是团结政府,不是希盟政府” 不应该变成推脱责任的护身符。若选择留在体制内,就必须拿出应有的诚意与魄力,承担改革的代价,而不是扮演权位的守护者,改革的逃兵。

一个连自己承诺都不敢面对的政府,根本没有资格要求人民再给时间、再给机会。民怨持续升温,好自为之。

程盟凯

90后斜杠人。智库政治分析员、活动策划人、魔术顾问,也是药学士。独中生,曾在台湾成功大学修药、马来西亚国立大学UKM读商,左脑规划活动,右脑拆解时事,脑洞偶尔用来变魔术。长期关注社会与政治发展,从多元视角解析时事课题,在理性与创意之间,找到有趣的观点。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