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说的诚实,不是一般语境字面上的诚实,而是发自内心,没有隐瞒而做出事实陈述的诚实。而“诚实的政客”,在一般人心目中,完全不存在。以字面上诠释的诚实,是一个政客必备的技术条件,若没掌握这个技术,在马来西亚甚至全世界民主国家的政坛是很难生存的。

例如首相说,“我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和“我相信我会尽我所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看起来没什么差别,然而实质上却有天壤之别。“会”与“相信……尽我所能”,是个“肯定”和“先决条件”的差别。前者,若达不到,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说谎;而后者,则是会以先决条件来诠释达不到目标的原因。

国盟不在朝,所以2022年以来的政治行为,无疑是攻击,以种族宗教为基础的拚搏;而希盟和国阵的团结政府,若以字面上的诚实而言,希盟在违背诺言,尤其是用以攻击国阵的宣言,近乎没有达到;而国阵,不是团结政府的主导,却成功捍卫了之前被希盟频频攻击的政策,如东铁,中国投资,宝腾吉利合作等等。

所以,“诚实”与否,看的是两个层面的剖析:(一)到底希盟许下承诺的时候,有没有先决条件?(二)若有先决条件,是否在了解的情况,违背诚实操守来忽悠人民? 

在华社的课题,希盟给的承诺是公平对待:其中包括承诺解决在华教和经济上的不公。这一次的执政,已经不是第一次。所以在落实政策的可行性,以不能以“第一次执政,所以不清楚情况”,作为有先天条件承诺的解释。

拿华教课题而言,笔者在2018年前,就清楚知道马来西亚的地缘政治下,本国华教已经是全世界非大中华地区的天花板。中国民众,若知道马来西亚华教体系,无不给予高度评价和赞叹。

2018年前,华教面对所谓的“不公”,是行动党和公正党“创造”的政治意境。但经过数次的改朝换代,无论是在2018年前被强大巫统所压制的马华,还是2018-2020年被弱小土团压制的行动党和公正党,皆都无法履行行动党给予华社的期望和承诺。但是政客们,还是在了解这情况下,持续以有与没有先决条件的承诺,来忽悠民众,以获得支持。

笔者本身,一些专栏作家和评论员,一些分析员以及一些学者在一些华教课题,被部分网民所唾弃。主要原因,是这一些人的分析,评论,意见,是冲著政治事实,作出的内心认为“诚实”的意见。而这些“诚实的意见”,是不受华社待见,是属于政治自残的行为。

在这个语境上,也就是政治语境(political context),很多人民更希望带有谎言的希望,多过带有现实的诚实。当然,这不能完全诠释政客的状况。毕竟,真正的政治,是掺杂了诚实和虚假之间。真真假假才是王道。

这个课题衍生的一个关键结果,就是第一种政客,没有先决条件,就许下种种诺言,譬如:一旦执政,必定降油价;或者一旦执政,直接承认统考之类的。一旦违背,纵使如何解释,都会被部分曾经信任的当成狡辩。而这,也恰恰是民众开始对希盟有一点点反感的主因。要不是反对党不成气候,四分五裂,可能反感者更多。

而第二种常做先决条件承诺的政客,若违背了承诺,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先天承诺作为辩护,那么久而久之,信任程度也会随之下降。

然而,政治人物之所以不诚实,却还在执政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人民的态度。我们情愿相信不能落实的谎言,都不要逆耳的事实;我们喜欢听爱听的话,在对政客产生喜爱后,纵使不诚实,我们也继续追捧;就是我们的鸵鸟心态,才导致不诚实的政客如愿以偿,而诚实的人,则被霸凌唾弃。

戴子豪

律师兼评论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