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马,首相安华在布城首相署设宴招待的宴上出现了一碗加了水煮蛋的槟城亚参叻沙,结果掀起了小小的“这不正宗!”风波,当然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我去问“谷哥”,第一个跳出来的搜索结果就是一张加了蛋的槟城亚参叻沙,而照片出处则是峇都丁宜的马来叻沙小贩。

或许我们的马来同胞会问,“加蛋很奇怪吗?我们早就这样吃了。”而且不只槟城有,如果你常在吉打州或玻璃市吃叻沙,你会知道水煮蛋是“标配”之一,尤其在吉打的叻沙,汤底比较清澈,味道偏酸,来一颗水煮蛋,刚好中和一下酸味,吃起来更有满足感,而玻璃市叻沙也是一样,不放虾膏,而是挤点酸柑汁提味。

叻沙加蛋。
叻沙加蛋。

说白了,加蛋这回事,在北马的马来社群很普遍,只是华人还是比较习惯原版,所以看到蛋漂在汤里,有点错愕可以理解。

老实说,槟城叻沙的传统版,本来就是酸酸辣辣的甘望鱼汤底,配著叻沙花、虾膏和一堆香料,主体很清楚,就是鱼、汤、叻沙粉,简单又直接,加个蛋进去,到底是破坏传统,还是让它升级?这问题其实见仁见智。

别说马来小贩,其实华人小贩更会玩加料这套,从炸春卷、鱼丸到虾饼,甚至有的叻沙摊还提供“芋头饭+叻沙”的神奇组合,吃起来又酸又香又饱,而这些变奏,不也是槟城叻沙一路进化的证明吗?

叻沙配炸虾饼。
叻沙配炸虾饼。

在槟城,叻沙从来就不只是“正统”两个字能框住的东西,它一直在变,一直在长出新的花样,说得夸张点,连那天来个加油条、加龙虾都不意外,毕竟马来西亚的食物DNA本来就爱混搭。

槟城亚参叻沙的根,说穿了就是华人南来后,跟马来香料文化的一场恋爱结晶,汤底用鱼熬成,酸味来自亚参片,再洒上满满疏菜,尤其是黄梨及黄瓜,重口味中带一点小清新,是那种吃一次就会想念的味道,尤其加了小辣椒的,在一碗鱼香中爆辣,吃完出一身汗的快乐,槟城人深有体会。

因此,叻沙本来就是个“混血儿”,今天多一颗蛋,少一坨虾膏,又算得了什么?最重要的是那口汤里还有那股熟悉的酸香、辣劲和鱼味,那才是叻沙的灵魂,不管是传统版、创新版,还是自由发挥版,只要吃下去能让人心头一暖,这碗叻沙,就值得被好好享受。

叻沙配炸春卷。
叻沙配炸春卷。

陈振培

前新闻工作者及美食博客,命中应该有食神加持,一直都很有口福,跟美食特别有缘,希望吃遍人间美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