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名义上是个多党制的国家,但是在马来半岛的政治里,实际上就只有三股政治势力主导,2022年全国大选后希盟和国阵共组政府后,几乎就只剩下团结政府和国盟两大势力,小党艰难经营,人民苦无选择。

理智上,很多人都知道小党或第三势力是重要的,因为他们可以成为多元声音的代表,关注一些被大党忽略的议题和群体;也可以扮演关键少数的制衡角色,影响政策方向。在我国这种长期充斥著种族宗教话语的政治环境,小党和第三势力更是推动政治创新和改革的希望,防止政党僵化和垄断的选项,他们的重要性不在于“能否执政,而是在于让民主更有弹性与平衡。

但现实政治中有一种无奈的理性,人民在投票的时候会考虑如果我投票给心中首选的政党,那会不会让我最讨厌的政党获利?会不会让我最不想看到的政党上台?所以很多人会两害相权取其轻,选择损失最小的选项,这是常见的现象。

但这种“合理性”却会带来恶性循环,因为小党很难赢,所以没有人投票给小党,然后小党变得更加难赢,这种循环让小党更难生存,久而久之选民的选择越来越少,投票变成“反对谁”而不是“支持谁”,让民主变得只能妥协而不能有所要求。

虽然政治现实常常使人不得不策略投票,但其实有一些比较“安全”和“特别”的情况,是可以让人民比较毫无顾忌地把票投给小党或第三势力的。第一,某政党的堡垒区,如果该选区是长期都由某党稳稳胜出,毫无悬念,那其实你投票给小党或第三势力虽然不会改变结局,却可以表达真实立场,为小党累计曝光率和政治统筹码,更可以告诉那些主要政治阵营,并不是每一票都必须牺牲理想和妥协的。

第二种情况,就是不影响政权的补选,如果补选胜负不影响政权结构,选民就自然没有要“阻止某党执政”的压力;不仅如此,补选投票给小党或第三势力更可以惩罚和警告主流政党,变成一种政治信号,小党如果得票飙升,主流政党就可能会紧张,甚至调整策略好让他们可以重新获得支持。

亚亦君令州议席补选的背景,符合了以上两项条件,这次补选就是一个低风险的民意实验场,在全国大选中不敢投票给小党或第三势力的想法可以被理解,但补选就绝对是那个可以让人民不考虑“策略投票”逻辑的机会,而这一次,亚亦君令的选民可以让选票变得更有意义。

李荣健

关注时事,参与政治,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天下事总得说理。不好口舌之争,唯有以文字明志。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