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青团长阿克玛就“清真”火腿起司三文治,再次炮打KK连锁便利店。随著伊斯兰发展局(JAKIM)证实该三文治并未获得清真认证,不同政党人士和非政府人士也随之加入口角战。
阅毕不同语言媒体的网民留言后,发现跨出同温层是大马真正展现多元的最大绊脚石。事实上,“ham”这个字早在十几年前也曾引起争议,“bacon”亦然。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八版),“ham”是指the top part of a pig’s leg that has been CURED (preserved using salt or smoke) and is eaten as food,即火腿或火腿肉;而“bacon”则是指meat from the back or sides of a pig that has been CURED (preserved using salt or smoke), usually served in thin slices,即咸猪肉或熏猪肉。
至于《牛津三语大词典》(第二版),“ham”是指Daging paha babi yang disalai, ham,即火腿;而“bacon” 则是指bakon, daging babi yang telah diasinkan atau yang disalai,即熏猪肉。
换言之,无论是“Ham”或“Bacon”的原意都是指不同部位的猪肉,而Bacon也在一些地方译作“培根”。还有另一个大马较少见的“gammon”,其实指的也是腌猪后腿肉或熏猪肋肉,但这叫法在美国较为通用,英国一般称之为“ham steak”。
虽然这些词汇原本明确指向猪肉,但在现代食品工业的多样化发展中,它们也被用于描述其他肉类,如鸡肉或牛肉,形成了如“beef bacon”和“chicken ham”这样的术语。尽管这些词汇的延展性可满足市场需求,但也容易引发误解和争议。
尤其是在多元宗教社会的马来西亚,食品名称与清真认证之间的鸿沟,时常成为舆论焦点。一些品牌为了避免争议,选择使用“beef sliced”、“chicken sliced”、“beef pastrami”、“beef jerky”等词汇。
如此的语言和文化的碰撞并非新鲜事,如“bak kut teh”(肉骨茶)曾被认为是华人专属的猪肉料理,但如今也出现了使用鸡肉和鸡骨熬煮的“鸡肉骨茶”及牛骨熬煮的“牛骨茶”等版本,吸引了穆斯林顾客。
这些“借用”其他文化语言的做法,其实正是大马多元文化的缩影,也从侧面体现了语言和文化的交融与再创造。以“beef bacon”、“chicken ham”和“bak kut teh”为例,虽然它们在名字上借用了传统猪肉食品的名称,但通过改变食材和制作方式,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开拓了新的消费群体。
新的思考维度
在多元种族和宗教并存的马来西亚,语言、文化和饮食的交集时常充满争议,但也为社会的包容性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或许,我们应该慨叹懂的字实在太少了,既要借名又要不争议,确实有点难;毕竟去到大马以外的国家,“beef bacon”、“chicken ham”和“bak kut teh”还真可能是不清真的啊!
每一次食品名称所引发的争议,不仅是对语言和文化认知的挑战,更折射出大马多元社会中包容与误解并存的矛盾。一边是市场需求推动的语言延展与文化借用,另一边是信仰与传统的坚守与碰撞。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尊重多元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同时,实现包容与和谐呢?这显然是马来西亚独立六十多年以来,仍需多加努力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