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行动党和马华一些领袖,就10+6华小改名课题在媒体上发生一些口角。争议点包括学校以华教先贤命名,但被改成赞助商名称;以及何时发生校名更改等等。课题人物包括行动党的张念群、林政行,马华的马汉顺、陈德钦等等。
对一些读者而言,校名固然是华教应该关注的内容之一,但比起10+6华小的增建和搬迁,以及师资和操作,可能只是较小的议题。但是对另一部分读者,则是有关缅怀华教先贤的附加意义。
笔者认为,校名不是重大课题。笔者的母校,新光华小,并非以先贤命名。很多华小,甚至华中,都是以激励以及文化性质的词汇命名,譬如:中华维新、日新、启智、恒毅、培风、育才、中华、新民、三德等等。这些校名,更是旨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主。若笔者有能力建议,与其用人名,或者发展商名字,不如用这些有激励相关词汇来当校名更为妥当。
对华教而言,更应该关注的事项,是行动党一直以来用以攻击马华的华教课题。笔者这里列出:(1)制度化充足的拨款华教,而不是每年随意的拨款;(2)增建华校;(3)搬迁华校;(4)确保华校有足够的师资和(5)承认统考。
这些对华教的允诺,是行动党和部分公正党议员,在2018年前日日夜夜用以抨击马华的课题。有著还狂言“送马华轮椅走完(承认统考)最后一里路”,“今天执政中央,明天承认统考”等等。马华,就是在这些抨击下,被标榜成汉奸。
新加坡已故前总理,李光耀在其回忆录《新加坡双语之路:我一生的挑战》中提及:“马来亚在1957年独立后,联邦政府要把所有的华校改制成国民学校。但是,代表华人的马华公会反对,联邦政府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妥协。反之,印尼和泰国则关闭华校”。 这一言论,以稍带谴责口吻的方式,间接承认了华校的存在最大原因,是马华公会。这,不是笔者的看法,而是已故李光耀先生的看法。
新加坡也有华教斗士,新加坡也曾经有很多华小,也有很多愿意资助华小的个人和团体。但是新加坡缺乏马华这样的政党,即使华人为多数,华教仅剩下国立学校一周两节的母语班。
在拿督陈大锦领导董总时,对马华的监督批评,似乎比拿督陈时期之后的董总来得严格和严厉。数次改朝换代后,董总的态度没有过往的强硬。
扩展华教事业功臣
当希盟政府人员建议,华教应通过赞助方式运营,企图摆脱政府的财务责任;在国会阐明不会考虑承认统考;在预算案没列明制度化拨款等等,董总只是出文告,并没有过往般的激烈反应。
校名重要吗?在这些课题上,校名不重要。开办华校最难的事物,是获得开校的种种准证和批文。获得准证批文后,笔者相信,社会人士,工商企业,财团政党,都会不遗馀力的捐款资助。所以,自开国以来,谁能获得开办新华小的准证批文,谁方是扩展华教事业功臣。
10所新华小,6所华小搬迁(10+6),是马华在2017年成功争取的。就过往行动党如何批评指责马华,今天以10+6 为基础,应该增建上百家华小,方能不被本身过往对马华的谴责而有所自摆乌龙。
校名,在这些课题下,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动党和公正党能在内阁为华教做出实业,而不只是“发声”而已。怎么说都好,马华争取了10+6,统考曾经只差一里路,近十几年来,拨款数千万,鼓励协助民间团体成立教育慈善基金(community chest)等等。盼希盟不要在华教课题上,连马华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