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因噎废食”典故出自《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中的这一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 ,白话翻译的意思就是:如果有人因为吃东西而噎死,就想要禁止所有人吃东西,有人因为乘船意外淹死,就想要禁止所有人坐船,那就太荒谬了。

“因噎废食”是荒谬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公元前241年编撰完成的著作,也就是说两千多年前的人和现代人一样,都知道“因噎废食”是荒谬的,但现代政治中却有不少的“因噎废食”的施政案例,这些政策通常都是反应过度,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或回避某些风险,采取了极端或全面否定的措施,忽略了全局考量和损害了长远的利益。

因为部分大学科系的贷款偿还率低于50%,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考虑暂停相关科系学生的贷款,欠贷者的不负责任,代价则由还在寻找升学机会的莘莘学子来承担;之前因为警局有杀警案的发生,内政部决定警局在晚上10点后关闭篱笆大门,这非但没有提升对犯罪者的震慑威严,反而采取消极措施,让人民倍感不安。

政府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采用短视和治标不治本的政策,忽视了问题的复杂性,手段简单粗暴却不能解决问题根源,就好比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偿还贷款的问题,没有去从完善条规和执法手段下手,却影响了没有犯错的人;警局关门课题也一样,罪犯并没有被打击,治安没有提升,却严重损害了政府和警方的形象。

“因噎废食”的政策之所以会出台,在于施政者对风险的过度恐惧,为了减轻舆论压力和减少损失的可能,而作出极端消极的政策制定,它方便了施政者可以避开被问责,掩盖了这些决策者治理能力不足的事实,而人民却要为此买单。

有人因为吃东西被噎死,要去找到致“噎”的原因,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尝试改进或寻找替代方案,比如学习去细嚼慢咽,而不是干脆不吃或禁止别人不吃东西;也好比民主选举制度,就算换了政府没有达到大家的期望,人民和政党都需要继续在民主路上学习和努力,而不是去否定或摒弃民主选举。

李荣健

拉曼大学敦陈祯禄社会与政策研究中心所外研究员。关注时事,参与政治,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天下事总得说理。不好口舌之争,唯有以文字明志。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