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现场这年,深刻的体验到“教”和“学”之间存在这一个巨大的天堑,老师能够教,跟学生完成学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薄弱,这也是今天老师在教学现场充满无力感的来源,也是现在诸多教育问题的根源。

老师教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老师没有教的,学生就不会先去学,这是学校教育长久以来的运作模式,也是如今学校教育的主流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老师扮演了学习的主导者,而绝大部分的学生仿佛是一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如果没有老师将课程内容准备好一口一口的喂食,他们就无法自主学习。

这种老师主导教学的模式使得学生从来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学,从来就是师长们决定哪些知识点是重点,什么样的练习题是重要的,甚至决定了哪些科目有价值,哪些科目是副科不重要,学生只有被动的告知,以及被动的做选择。

在各种被动下,学生对学习的热诚渐渐消失,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在老师主导的教学过程中被抹灭,因为他们有兴趣的可能被认为不重要的,他们没兴趣或是没有很好表现的领域又充满挫折,随波逐流成为学生们在学校最佳的生存法则。

这就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惊输”的孩子,这群孩子擅长考试,能够将成绩维持在师长们期待的水平,也就是坊间被视为好学生的代表。只是能够考取好成绩的群体中,有不少的学生对学习的热诚不高。

他们并不在意为什么要学,也没兴趣要搞懂知识点之间的连结,更无法体会学会一个新知识所带来的愉悦感,他们在意的是考试会如何考?题目会如何出?分数会如何评?而这种对分数的执着源自于担心成绩变差了会失去某种来自长辈、社会的赞赏与肯定,这种对荣誉感执着使得他们在不知为何而学的情况下仍然们尽力的去拼。用今天年轻人的词句来说,就是一群卷得极致的典范,而卷的根本并不是想要学,而是不想输。

另一种情况就是对分数无感,学习成效不理想的学生,这也就是师长眼中的懒惰、不专心、不认真的一群。其实这些孩子大部分的脑筋都不差,甚至比前面所说的好学生更聪明灵活,但这些孩子在老师主导的教学中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对考试成绩没感觉,只能在无法逃离学校教学现场的现实中得过且过。

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的教学时刻都是挫折,不管有多用心的准备,也不管如何循循善诱,他们就是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即使会完成作业、练习也只是不想被念、被骂而已,教学对这种学生来说暨低效力,也低效率。

消磨学生学习热诚

对于上述两种学生是今天学校的主要群体,前者只想维持考试成绩,至于有没有学会,他们其实并不在意,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分数,得到分数后,所学的知识就没有价值了。后者根本就从未让知识入脑,除非师长能够将权威发挥到极致,让他们感受到恐惧,否则别无他法,毕竟没有人能够叫醒装睡的人。

至于对学习有热诚、内在的好奇心仍待被满足的学生却是学校的少数群体,因为大部分的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热诚在师长们不断的告知哪些知识重要,哪些课题可以忽略的教学中被消磨殆尽,使得真正能够表现出教与学两者有因果关系的群体成为非主流的存在。

讽刺的是今天的社会仍期待从老师主导教学的方式中推动有学习热诚,内在好奇心仍待被满足,并且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试图以此让孩子们拥有自主学习的基本素养,却不知道正因为传统的模式导致教育的效率与效力低弱,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反思与调整的问题。 

黄瑞泰

独中老师、隆雪华堂文教委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