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International Day of Happiness),定于2012年的联合国大会,旨在将幸福和福祉(well-being)确立作为全世界人类生活的普世目标和价值。这个国际日提醒我们认识幸福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说到国际幸福日,我想起几年前在网上看到一段街头采访视频,记者在街上随机问了某人: “你幸福吗?” ,对方回答:“我姓曾。”。这段简短而幽默的对话,让人莞尔一笑,也引发人们反思“我幸福吗?”这个问题。

个人层面的幸福感是每个人的社会、情感、生理等方面综合体验下的主观感受,且随著时间变化而变化。自决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源自个人心理学研究,该理论表明人们的满足感和积极感受(包括幸福)由三个基本心理需求构成,即1)拥有自由决定行为和动机的权利,而不是被外部命令所束缚的;2)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3)与他人进行沟通的机会和能力。

同理,国家层面的幸福也不是必然的,一个人在自己的国家是否幸福也不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联合国提出六大因素,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社会支持、预期健康寿命、人生决策的自由、慷概和对腐败的感知,衡量这些因素与生活评价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估全球各个国家的幸福指数。

2023年的《世界幸福报告》显示,全球137个国家中,榜首的前三名分别是的北欧的芬兰(7.804分)、丹麦(7.586分)和冰岛(7.530分)。而排在榜末的三个最不幸福的国家分别是塞拉利昂(3.138分)、黎巴嫩(2.392分)和阿富汗(1.859分)。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排在第55名(6.012分),低于第25名的新加坡(6.587分),高于第60名的泰国(5.843分)、第84名印尼(5.277分)等。

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D. Sachs)评论:“政治和伦理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类福祉。幸福关乎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领域,包括物质条件、精神和物质财富、个人美德以及良好的公民意识。我们必须将这种智慧转化为实际成果,以实现更多的和平、繁荣和文明。”

芬兰优势

北欧国家向来以高度幸福感而闻名,特别是芬兰。芬兰连续六年荣登全球最幸福国家之首,即使在疫情笼罩的艰难时期,他们依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在2020年的欧洲人权暨幸福权利国际会议上,芬兰的Tenhunen教授指出,良好的国家治理、平等、优质教育和几乎没有腐败,使得芬兰人之间的信任水平高于其他国家。他强调信任程度之高,甚至对陌生人也持有同样的信任态度。同时,他们坚信即使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也不应该忽视他人的幸福和生活状况。

芬兰拥有许多被认为是国际奇迹的明显优势,其中包括透明的政治、公民和新闻自由,构成安全和和平的社会;平等的教育机会,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育儿福利措施,如育儿假期、补贴、日托服务,使让父母能够拥有最佳的工作与生活平衡;医疗卫生和食品安全等都是世界一流。这些优势稳定了社会结构,牢固了彼此的信任根基,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决定了芬兰人对幸福的体会。

颜玉君

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语言暨应用语言学系(中文)高级讲师。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