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达(右)照顾患有癫痫症的哥哥吴伟财(卧者)。

(马六甲6日讯)   来自马六甲郊区的一对华裔兄弟,自双亲病逝后,弟弟为照顾患有癫痫症的大哥,打杂工赚取微薄薪资,更是一天只吃一餐,省吃俭用维持家庭开销,家庭经济情况捉襟见肘。

现年46岁的吴伟达与50岁的哥哥吴伟财同住在马接翁武柏美新村。弟弟平常靠帮助当地居民照顾农地,如砍树、施打农药等赚取收入,养活自己与无法工作的哥哥。

吴伟达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自己与哥哥现居的屋子是外婆所遗留下来的老屋,双亲因为生病过世,如今剩下兄弟俩相依为命。

“我有一名哥哥已经过世了,还有一名哥哥在柔佛州和一名在吉隆坡的妹妹,他们比较少回来,主要是我们俩住在这里。”

吴伟达通常到外头打包食物给哥哥,鲜少在家煮食,偶尔邻居会送食材与水果。
吴伟达通常到外头打包食物给哥哥,鲜少在家煮食,偶尔邻居会送食材与水果。

“我爸爸生前也是一名杂工,后因黄疸病去世,妈妈是家庭主妇,她因子宫问题离世,哥哥则自幼有癫痫症,仅完成了小学教育,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

他透露,自己每周靠散工,约可赚取300令吉,加上哥哥每月250令吉的福利金,俩人只能节衣缩食,勉强过上日子。

《东方日报》记者在踏入吴伟达住家时,屋内可谓家徒四壁,仍保留著最传统的新村屋,也几乎没有任何的家俱,之前家中屋瓦更是陈旧破烂,只要下起雨,客厅也跟著“飘雨”。

吴伟达双亲还健在时,会负责照顾生病的哥哥,然而父母双双离世后,照顾的重担就落在他一人的肩膀上。

他坦言,哥哥全身乏力,连走路也没有力气,长时间躺卧在床褥上,没有外出,为此也无法工作。

“癫痫症患者不能热到、或是紧张及操劳,否则就会癫痫症发作。”

兄弟俩的居住的屋子是外婆所留下来的老屋,内部简陋。
兄弟俩的居住的屋子是外婆所留下来的老屋,内部简陋。

确保哥哥三餐都有得吃 吴伟达:自己一天吃一餐不打紧

他指出,他平常都是在外头打包炒饭或买面包回家让哥哥裹腹,而他也确保哥哥三餐都有得吃,然而自己却是一天吃一餐却不打紧。

“我打包给他吃而已,我没有。通常我一天吃一餐,只是吃个早餐,午餐晚餐几乎没有吃,我的早餐是印度煎饼。”

“如果饿的话就以面包充饥,有的吃就吃,没有就空腹,都已经习惯了,必须省吃俭用。”

吴伟达家中只有简单家俱及电器。
吴伟达家中只有简单家俱及电器。

他说,邻居有时候会给他鸡蛋或一些食品,至于基本的日常用品,都是自己骑著摩哆到村附近购买。

“家里电费一个月约50令吉,至于水费一个月逾40令吉。我的手机之前在充电时烧坏了,现在完全没有手机可使用,哥哥也没有手机。”

他坦言,自己此前曾白天在马六甲的一间烘焙原料店工作,晚上则到村内餐馆打工,后来辞职回到新村,以接散工维生。

“那时靠著在马六甲的工作,存钱买了这一辆摩哆,现是我的代步工具。我也无法长时间工作,毕竟家中还有一个哥哥需要照看。”

吴伟达包办家中的家务事。
吴伟达包办家中的家务事。

蔡文博:帮到一点是一点 吁公众施援兄弟俩

另一方面,马接翁武柏美新村村长蔡文博受询时指出,吴伟达与哥哥的艰苦情况,令人深感同情。

“这家庭可说是村内最贫穷的一户人家,哥哥因癫痫症无法外出工作,如今瘦弱多病,行走也不便,只剩下弟弟独自照看,生活实在艰辛。”

吴伟达的住家的屋瓦之前破损,每逢下雨就漏水,在马接再也州议员拿督魏喜森协助下申请到拨款,更换新屋顶。
吴伟达的住家的屋瓦之前破损,每逢下雨就漏水,在马接再也州议员拿督魏喜森协助下申请到拨款,更换新屋顶。

“所幸还有外婆留下的这间屋子,让兄弟俩可安心居住。在马接再也州议员拿督魏喜森的协助下成功申请到拨款,去年尾更换了破损的屋顶。”

蔡文博(左)探访吴伟达(右),并呼吁公众慷慨解囊,帮助兄弟俩渡过经济难关。
蔡文博(左)探访吴伟达(右),并呼吁公众慷慨解囊,帮助兄弟俩渡过经济难关。

他表示,弟弟单靠打杂只能赚取有限的生活费,为此希望借公众的手,助这户人家一臂之力。

“帮到一点是一点,我们也尽力为这户人家提供协助,当然也衷心冀望公众慷慨解囊,帮助这两兄弟过上基本生活。”

吴伟达靠著早些年打工存钱买了一辆摩哆,现是他的唯一代步工具。
吴伟达靠著早些年打工存钱买了一辆摩哆,现是他的唯一代步工具。

【爱心捐款】

有意捐款者请在新闻见报的一个月内,以支票或线上转帐方式,将义款交至本报。一旦逾期,本报将把支票按址退回,或自动转入东方慈善公益基金内,协助其他有需要人士。

采用网路转帐,我们的银行户头是Maybank 5140-7500-0321 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请读者务必在银行转帐的收款人参考资料(Recipient Reference)中注明受惠者的个案编号(2172)或英文名字(Goh Wee Tak),再把转帐单据电邮charity@orientaldaily.com.my,或传真至03-26926336。不需要收据者无须提供地址。

采用支票者须在支票背后注明受惠个案编号或英文姓名(2172或Goh Wee Tak),支票抬头写上“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寄至本报吉隆坡办事处:Wisma Dang Wangi,38,Jalan Dang Wangi,50100 Kuala Lumpur。 询问电话为03-26916336。捐款者亦受促在电子邮件提供个人姓名、地址及电话等资料,方便联系。

丘丽雯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