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6日讯)美国最高法院当地时间周三就总统特朗普“对等关税”合法性展开激辩,大法官不分保守派、自由派,都对特朗普动用紧急权力征关税的做法提出质疑,其中一位说得直白:“这不是总统权力,是国会权力。”美媒评估,裁决可能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出炉。
台湾中央社报导,美国最高法院当地时间上午10时起进行言词辩论,审理特朗普是否有权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加征关税。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历来用于对“外国敌手”实施经济制裁,下级法院先前已裁定,特朗普逾越了这项法律所授予的权力。
在两个半小时的口头辩论中,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尖锐质疑特朗普动用紧急权力对多数国家征收关税的做法。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就表示,特朗普为何认为自己有权依据一项近50年前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关税,而该法律从未被用于此目的。
本案关乎数以十亿计美元的关税收入。《华盛顿邮报》指出,这起案件的重要性可从最高法院同意“加速审理”的态度看出。这样的快速时程显示,大法官们可能会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作出裁决,而非如往常等到6月或7月时才公布重大判决。
总统是否夺取国会权力
这起由十几个民主党执政的州和私人公司提起的两起合并诉讼中,最高法院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特朗普是否夺取《宪法》赋予国会的权力来征收关税。
罗伯茨指出,关税是一种税收形式,“而税收一向是国会核心权力。”“因此,让总统的外交权力凌驾于国会基本权力之上,在我看来,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抵消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作用。”
特朗普政府则主张,国会在通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时已授权总统征收关税。不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是制裁法,内容并未提到“关税”一词,且之前没有任何一位总统像特朗普那样使用这项法律。
代表特朗普政府辩护的联邦检察总长绍尔则表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确实授权总统“监管”进口,这自然包括关税的使用,特别是在与总统固有的外交权结合时。
绍尔表示,这些是为调节外贸的“管制性关税”,目的不是筹措税收。
前总统奥巴马提名的大法官索托马约尔反驳表示,她难以理解政府的论点。“征税是国会的权力,而非总统的权力。你们想说关税不是税,但本质上就是税。”
3位由特朗普任命的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卡瓦诺、戈萨奇与自由派索托马约尔、卡根及杰克逊都对政府的论点表示质疑。
曾代理联邦检察总长的卡蒂亚尔代表私人企业反对征收关税,他抓住大法官的疑虑指出,国会在制定《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时,根本不可能打算让总统重塑整个关税体系,甚至美国整体经济。
卡蒂亚尔表示,正如其他大法官所言,一旦政府胜诉,“我们永远拿不回这项权力。”
“对等关税”从解放日说起
周三合并诉讼所挑战的两组关税包括:一是针对中国、加拿大与墨西哥进口的芬太尼及其前体化学品而加征的“芬太尼关税”;二是影响几乎所有国家的“对等关税”,目的在于缩减美国贸易赤字。
特朗普今年上任不久便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芬太尼关税,并于4月“解放日”宣布“对等关税”措施。
特朗普表示,芬太尼造成高死亡人数构成国家紧急状态,所以有必要动用关税施压,使这3国阻止让芬太尼流入美国。
他也表示,美国“持续且庞大的”贸易逆差已演变为国家紧急状态,所以有必要对大多数国家加征“对等关税”,以迫使欧盟(EU)、日本等贸易伙伴上桌谈判。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8月维持下级法院的原裁定,认定特朗普在征收芬太尼关税和“对等关税”方面已逾越权限。
核心3幕僚都到场旁听
周三这场辩论座无虚席,特朗普3位核心幕僚:财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及贸易代表格里尔都到场旁听,这三人极力捍卫紧急关税权,认为其对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外交政策权力至关重要。
特朗普本人则曾考虑亲自出席口头辩论,但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他周二晚间在自家社群网站Truth Social发文表示,此案攸关国家的生死存亡。
无党派色彩的智库“租税基金会”(Tax Foundation)表示,截至9月,特朗普政府已征收880亿美元(3689亿4000万令吉)的关税,预计未来10年将获得2兆3000亿美元(9兆6400亿令吉)的收入。
特朗普政府方面则指出,这些关税正在恢复美国的工业基础,并促使贸易伙伴达成交易,投资美国。官员还表示,如果判决对政府不利,将迫使财政部退还数百亿美元,这将对国家财政带来压力,并造成混乱。
批评者认为,这些关税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严重拖累美国经济。9月消费者物价上涨,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部分原因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近几个月来,劳动市场也出现疲软。
租税基金会估计,到2025年,美国家庭平均将额外缴纳1300美元(5450.25令吉)的税款,而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Yale University's Budget Lab)评估,美国一般家庭今年将因关税导致的涨价额外支出2400美元(1万62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