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29日讯)欧洲环境署(EEA)周一警告,欧洲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环境,并增强抵御全球变暖的能力。
法新社报导,欧洲环境署在发布最新报告时称:“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欧洲环境的整体状况不佳。”
在上周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由于欧盟27个成员国之间存在分歧,未能提交一份旨在2035年进一步削减温室气体的正式计划。
他们也未能就欧盟委员会提出的一项宏伟提案达成一致,该提案旨在到2040年将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90%。
1990年以来,得益于化石燃料使用的减少和自2005年以来可再生能源的翻倍,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下降37%,遥遥领先于中国和美国等其他国家。
但欧洲环境署表示,欧盟国家必须“加强实施《欧洲绿色协议》中已经达成一致的政策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行动”,该协议是在上一届欧盟委员会任期内通过。
生态环境退化物种丧失
该机构汇编整个欧洲大陆38个国家的数据编写的报告指出,欧洲的自然环境“持续面临退化、过度开发和物种多样性丧失”。
水资源尤其日益稀缺,土地也遭到过度开发。报告称,约81%的受保护栖息地状况不佳或极差,60%至70%的土壤退化,62%的水体生态状况不良,气候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但欧洲环境署表示,通过改善治理、技术创新、水资源再利用和提高公众意识,农业、供水和能源领域最多可节约40%的用水。
报告强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许多影响是间接的,会对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或导致物品价格上涨等。
欧洲环境署指出,欧洲大多数建筑在设计时并未考虑抗热能力,19%的欧洲人无法在家中维持舒适的温度。
该机构表示,极端热浪的频率正在增加,然而在欧洲环境署的38个成员国中,只有21个国家制定了针对热浪的健康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