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7日讯)第12届北京香山论坛周三至周五在中国首都北京市举行。根据官方讯息,美国由驻中国的国防武官等人出席,规格不如去年由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率团。
台湾中央社报导,官方公布的讯息显示,今年美国代表为美国驻华国防武官阮俊、空军武官法伊夫、陆军副武官吉尔罗伊、政治处官员舍曼。
与去年由时任美国国防部主管中国、台湾和蒙古事务的副助理部长蔡斯率团,以及2023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办公室中国事务高级主任卡拉斯率团出席相比,今年规格不如以往。

周三出席论坛活动的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教授吴心伯对此表示,他觉得美国人小心眼,不仅不派一个适当规格的官方代表团参会,还阻止其他国家派高级别代表团与会。
至于中美防长于本月9日进行通话,吴心伯表示,美方现在意识到,要真正落实好美国总统特朗普说的,不能跟中国发生冲突,两国军方就必须对话交流接触,所以不论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或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等人,多不情愿和中国打交道,还是要打交道,这是“形势比人强”。
另外,美国国防部前副助理部长施灿德会后接受媒体联访时,有中国媒体提问,中美是否应建立新模式或机制,使对话更有成效。施灿德表示,以他的专长而言是在防务关系上,双方于2020年已建立过一套双方高层同意的防务政策体制,这会是不错的起点,应重新启动;防务空间上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多,比如不要在交谈前设太多前提条件,而是先谈起来。

有媒体提问,针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系列军演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施灿德表示,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就与在亚洲的各国保持关系,美国昨天、今天、明天也会继续做(军演),这点不会改变。
他指出,从广泛层面说,这类军事行动是美国认为对自身利益及盟友伙伴的安全有责任,会继续演练,尽最大努力去威慑可能挑战的人,同时给依赖美国的盟友信心。
媒体追问,这是否会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施灿德回答:“这不必然会,但也有可能。”
他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仍有200至400名军人遗骸埋葬在中国某处,至今仍在寻找,我们必须回来寻找他们。我认为这将为双方再次开展良好合作创造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