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左)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图取自维基百科)

(北京25日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周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旨在统一法律适用,严厉惩治各种洗钱类犯罪。

中新社报导,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下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实践中案件数量最大的洗钱类犯罪,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密切关联。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4庭庭长罗国良在周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至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3万200件,人民法院审结一审案件22.万900件,有效震慑和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上游犯罪,有力推进了反洗钱工作。

此次发布的“解释”共12条,注重以严密刑事法网、完善定罪量刑标准等举措落实严厉惩治洗钱类犯罪的一贯政策导向,同时坚持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鼓励行为人配合追查上游犯罪、积极追赃挽损,争取从宽处理。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峤滨在会上说:“对职业惯犯以及拒不配合涉案财物追缴、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无法挽回等严重后果的犯罪分子,依法予以严惩;对具有从犯、自首、立功、坦白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依法予以从宽处理。”

罗国良提醒,司法机关在审查涉银行卡的帮助行为是否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时,要严格按照证据裁判原则认定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防止不当扩大刑事打击面。

此外,“解释”落实反洗钱国际标准和反洗钱法,对入罪标准、加重处罚等规定作出修改。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4庭副庭长司明灯在会上指,这将进一步助推国际反洗钱合作。
 

薛佩菱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