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6日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周六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中国总理李强提议成立国际人工智能(AI)合作组织,呼吁各国协调发展与安全风险。他还提到,AI技术发展面临高阶运算晶片缺乏、人才交流受限等限制因素,喊话突破瓶颈,追求开放与协同创新。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周六至下周一(26日至28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办,大会主题为<智慧时代,同球共济>。
综合法新社、香港电台报导,李强在开幕式致词表示,全球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正在赋能众多产业,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但亦有风险,包括对就业的影响。人工智能的良善应用和包容性至关重要,人工智慧应成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财产。
李克强说:“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已引起广泛关注……如何在发展与安全之间取得平衡,亟需全社会进一步凝聚共识。”
AI治理碎片化 需协调成立全球框架
尽管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科技竞赛没有减弱的迹象,他表示全球共识仍然迫切需要达成。他并指,人工智能治理仍处于碎片化状态,亟需加强协调,以确立一个受全球公认的人工智能框架。
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三宣布一项人工智能行动计划(AI Action Plan),要推动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在AI领域持续领先中国,巩固美国的主导地位,并承诺“取消繁琐的官僚作风和繁琐的监管”,以保证不压制私人界人工智能的发展。
李强指出,人工智能资源集中在少数国家及公司,“技术封锁可能使人工智能成为少数玩家的游戏”,促进包容与公平的人工智能才能让更多国家能从中受益,所有国家及企业都应享有平等开发及利用人工智能的权利。中国乐于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分享中方人工智能发展进程及产品。
他表示:“如果我们搞技术垄断、管控和封锁,人工智能将成为少数国家和少数企业的专属。……只有坚持开放、共享、公平获取智能,才能让更多国家和群体从(人工智能)中受益。”
晶片不足与人才交流成为发展瓶颈
李强提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也面临高阶运算晶片缺乏、人才交流受限等限制因素。重要的是要突破这些瓶颈,必须追求开放及协同创新。他并指,中国正在推动开源发展,愿与各国加强软硬体合作。
当前中美高科技竞争加剧,人工智能正成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键战场。
华盛顿限制包括AI晶片和半导体设备在内等先进科技输华,以免让中国提升军事实力。不过,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策略,已有效地反制美国的出口管制,美国近期放宽了部分晶片相关限制的决定。
尽管受限,中国仍在AI领域取得突破,引发美国的密切关注。中国已将人工智能作为其技术自力更生计划的支柱,并承诺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该行业发展。
今年1月,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发布了一款人工智能模型,尽管其使用的晶片性能不如美国顶级系统,但其性能却与美国顶级系统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