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图取自法新社)

(北京6日讯)美国“大而美法案”日前由总统特朗普签署成法。有中国学者认为,特朗普借此巩固美国自身实力,让富人资本回流、经济活力提升、军事开支成长,为美国未来数年的中美竞争态势定下基调。

台湾中央社报导,微信公众号“大湾区评论”周六(5日)刊发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孟维瞻的文章,解析“大而美法案”将会如何影响中美战略竞争。

他说,审视此法案,可以看出特朗普第2任期对中国竞争的思路,即“从长计议”、“先内后外”和“远交近攻”,“从某种角度来说,该法案对中国的影响要超过上半年特朗普推出的所有政策以及国会推出的绝大多数涉华法案。”

“大而美法案”聚焦在美国国内事务,在法案授权下,特朗普将继续严打非法移民的和国内治安的整肃。

促全球资本根留美国

孟维瞻说,虽然短期这会伤害美国软实力,但长期来看,美国的人口和财富结构将会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战略竞争力。该法案延续并强化了对高收入人群有利的减税举措,大幅降低富人和企业税负。

文章说,在治安稳定、税负宽松的环境下,全球资本和富裕人士将更倾向于将资产和家庭安置在美国。

除了富人之外,年轻人也是此法案的受益群体。法案提高了育儿家庭的税收抵免,免除服务行业小费收入征税的规定也会让青年劳动者受益。

文章认为,长远看,法案将对美国的人口族裔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如果美国社会能够变得更具有凝聚力,文化认同更强,并且年轻劳动力更加充沛、白人生育率更高,那么美国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就会长期保持,从而增加战略竞争能力。

法案加强美对外打击能力

“大而美法案”还会让美国国防实力提升,法案不仅突破了此前两年国防预算成长的上限,还将在2025财年把联邦债务上限额外提高5兆美元(约21兆1100亿令吉)。这意味著美国年度国防预算将进一步攀升。

孟维瞻指出,法案在为特朗普提供缓解财政压力的空间后,他可以更灵活地打贸易牌与他国谈判。

债务上限提高,让美国在必要时可承受贸易战的财政成本(例如补贴本国受关税影响的产业),承受持久贸易战,因此特朗普“在贸易博弈中将会更加咄咄逼人”。

他认为,特朗普或许暂时先与中国达成协议,但迟早会在经贸议题上团结盟友共同对付中国。欧洲方面虽然对特朗普关税威胁不满,但在高科技“去风险”上与美立场日趋一致。

特朗普将利用法案通过后获得的强劲财政能力,提供激励给盟友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同时威逼利诱盟友政府远离与中国的敏感合作。

改革美国是特朗普首要

他说,只要美国在关键军事指标上保持对中国领先,并让北京相信美国有意志运用这些力量,那么即便没有广泛的联盟加持,也可以形成对中国的心理威慑力。

他认为,未来3年半,特朗普更多是希望稳住中国,不要与中国发生冲突,暂时将竞争维持在贸易和科技领域,集中力量改革美国国内,“为对中国竞争奠定长远基础”。其策略之一就是在台湾议题上保持模糊性。

没解决美债长期问题

文章说,“大而美法案”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体现了特朗普治国理念的延续与升级,也为美国未来数年的中美竞争态势定下基调。

美国欲借此法案巩固自身实力基础:富人资本回流、经济活力提升、贫富利益兼顾、人口结构改善、军事开支增长。

但作者不讳言,该法案没有完全解决美国债务问题,穷人利益的满足存在不确定性,清洁能源产业则成为利益受损者。美国能否将法案红利真正转化为战略优势,还有待未来的检验。

朱冠华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