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安拉6日讯)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图勒凯尔姆,以色列军队的推土机铲平了当地的两个难民营,使当地景观面目全非。以军表示,此举是为了追捕巴勒斯坦武装分子。
法新社报导,以色列军方仅给数千名流离失所的居民几个小时的时间,让他们从家中取回物品,随即拆除建筑,并在瓦砾中开辟出宽阔的通道。
如今,居民担心这些拆除行动不仅将抹除建筑,更会抹去他们作为难民的身份——那些来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被迫离开祖先故土的巴勒斯坦人。
难民对原乡“返回权”的主张,至今仍是以巴冲突中最棘手的议题之一。
以色列军方表示,本周将在图勒凯尔姆难民营拆除另外104栋建筑,作为自今年1月以来展开军事行动的一部分。该行动是在加沙停火期间发起的,以军称这是对数个被视为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据点的难民营的严厉打击。
62岁的阿贾吉说:“我们回到难民营时,发现房子已被夷为平地。没有人通知我们,也没有人告诉我们任何事”。他原本打算在周三(2日)返回家中取物。
阿贾吉出生于图勒凯尔姆难民营,他的父母是从现以色列内坦亚市逃难来到这里,该市距难民营以西约12公里。他说,自己没料到以军此次行动的规模会如此巨大。

上万巴人流离失所
这场军事行动最初从约旦河西岸北部城市杰宁发起,该地是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的长期据点。军事行动迅速扩展至其他城市,包括图勒凯尔姆。根据联合国数据,该行动至少已导致4万人流离失所。
阿贾吉告诉法新社:“以前我们收到突袭警告后会撤离,通常两、三天后就能回来。这次,我们离开后就再也不能回来了。”
如今无家可归的他,与他父母那一代的巴勒斯坦人有著同样的感受。
在图勒凯尔姆难民营,以色列推土机铲平了密集交错的小巷,那些小巷是巴勒斯坦难民多年来在该地区定居而逐渐形成。
现在,3条宽阔的水泥通道贯穿图勒凯尔姆难民营两侧,方便军队通行。路边堆满混凝土和砖块,像是除雪车经过后的积雪。

抹除难民问题存在
阿贾吉表示,破坏并非一夕之间完成,而是随著军事行动逐步推进。他和许多居民相信,以色列不仅仅是出于军事目的,更有意图摧毁难民营的存在。
居民担忧,这将威胁他们的难民身份与“返回权”,即回到他们本人或祖先在1948年逃离和被驱逐的土地。
现今以色列政府,特别是一些极右翼部长,坚决反对巴勒斯坦人的返回权,认为这对以色列作为犹太国家的存在构成人口上的威胁。
来自邻近努尔沙姆斯难民营的居民代表祖海里表示,以方的目标显然是抹去难民营的国族象征,消除难民问题和返回权的诉求。
巴勒斯坦人权组织“阿达拉”(Adalah)向法院提起诉讼后,以色列最高法院已于周四(3日)冻结对图勒凯尔姆难民营的大规模拆除令,要求国防部门在两个月内做出回应。
但随著以军继续追捕武装分子,实际的破坏已经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