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儿童接连患上白喉致死的事件,引起民众对疫苗接种的关注,这些我们一直视为理所当然的婴幼儿“打针”福利,究竟对我们的健康起著怎样的影响?与其被动地照著规定走,我们是否应该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检视自己和家人曾接受过哪些疫苗接种,是否有需要自行进行本身未有抗体的传染病疫苗?

疫苗的问世是人类一大福音,这一点毋庸置疑。一般人在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体内的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与之对抗的抗体(Antibody),但在此之前,免不了要生病、受一场苦。且对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的婴幼儿而言,该病菌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SriKota专科中心儿科顾问医生杨娇嬿表示:“疫苗接种即抽取小部分的病毒或细菌植入人体,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反应,产生抵抗力。”她指出,由于婴幼儿的免疫力低落,疫苗接种大多都在这个时期进行,目的正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健康安全。

把病毒植入人体,免难教人觉得不安,担心产生反效果。杨娇嬿表示,每一种疫苗在问世之前,都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证实其有效性和副作用;即使在推出市场后,也会继续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反应数据,民众其实无需担心疫苗的危险性。至于疫苗施打后的副作用,则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施打部位红热、微肿,或有轻微发烧,有些人则不然。”她指出,和真正生一场大病比起来,这一些小小的不适可谓九牛一毛。但亦有非常罕见的案例,即接受疫苗接种者对该疫苗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但这很少见。”

视情况调整接种时间

她表示,卫生部会依据情况来对国内小儿疫苗的接种进行调整,“比如近来麻疹案例有增加的趋势,许多婴幼儿在未满1岁前便患上了麻疹,所以当局在4月1日起,把原本在1岁才施打的麻疹疫苗,调整至9个月时进行;但由于9个月时施打所产生的抗体不足,因此会在1岁时再施打一次,如此一来,该名儿童在7岁时便无需再进行接种。”

近来白喉事件引起关注,她表示,其实白喉在我国小儿流行病中不算常见,基本上只要在婴幼儿时期遵照政府的规定施打白喉疫苗,并于7岁时施打第4剂,便可保证至少10年不会患上白喉。“随著年纪渐长,体内抗体的数量可能会慢慢减低,十多年前接种白喉疫苗的成年人若觉得有必要,可以到医院再次施打白喉疫苗。”

询及是否每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都有“有效期限”,她澄清这是因抗体而异的。“BCG只需要施打一次便可终生免疫;B型肝炎只要施打3剂并产生抗体后,会视情况是否施打第4剂。”

除了小儿疫苗,成年人基本上也能自行到医院进行疫苗接种,流行性感冒便是其一。她指出,由于流感病毒会变种,基本上建议每年施打一次疫苗。“经常要‘飞’,在各国间来往的人可以考虑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Q&A

什么时期适合施打疫苗?

婴幼儿应遵照政府建议的时间表进行疫苗接种。若身体不适如发烧,则可在医师的建议下待病愈才进行接种。

只有儿童才需要施打疫苗?

成年人也能施打疫苗,视个人需求而定。若你在童年时期并未接受过某些疫苗,如水痘、肺炎,可在成年后自行到医院施打。另,经常出国办公者要到某些流行病高风险区(如黄热病、流感等)之前,可以到医院询问并进行疫苗接种。

MMR疫苗和自闭症有关?

自闭症和MMR疫苗并无关联。1998年,世界权威医学周刊《柳叶刀》(TheLancet)刊出一篇由沃克菲(AndrewWakefield)为首的研究报导,指MMR疫苗和自闭症有关,引起轩然大波。后其他团队进行研究,未证明MMR与自闭症的关联,因此2010年该周刊废除了这篇报导,但由于消息已在坊间传开,迄今仍有许多美国家长拒绝让子女接受MMR疫苗接种。

常见疫苗&流行病:

卡介苗(BCG)

Bacille Calmette-Guerin,乃对抗结核病的疫苗。最早使用于1921年,在结核病常发国家中,卡介苗是婴儿出生后尽快注射的疫苗。

疫苗注射于皮下,保护期介于10至20年。根据世界卫生组于2014年的数据,全球每年约1亿名孩童接种该疫苗。感染爱滋病病毒的婴儿不宜注射卡介苗。

B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vaccine)

B型肝炎可以经由血液(输血)或母体传给婴儿,因此婴儿在一出生便会即刻接种疫苗。染上急性B肝者会出现皮肤和眼睛发黄(黄疸)、尿色深、极度疲劳、恶心和腹痛等症状,甚至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感染的B肝患者则可能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一篇报导指出,婴儿出生第一年感染病毒转为慢性感染的机率为80%至90%;儿童6岁前受到感染转为慢性感染的机率为30%至50%。

DTaP

Diphtheria and Tetanus toxoid with 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是对抗白喉(Diphtheria)、百日咳(Pertussis)及破伤风(Tetanus)的综合疫苗。

破伤风细菌常见于土壤中,经由人体割伤或擦伤的伤口进入皮肤,可能导致全身肌肉紧紧和张口困难。一旦呼吸肌受到感染,将有生命危险。感染致死率可达20%。

白喉乃通过打喷嚏、咳嗽或直接肌肤接触传染的细菌,染上白喉会引发严重呼吸问题,更可导致心脏衰竭和瘫痪,致死率为10%。

百日咳容易经由咳嗽、打喷嚏或近距离的面对面接触传播,感染者会有严重的气管感染,导致肝炎、抽搐、脑部损伤甚至死亡,致死率约6%。

DT

全名Tetanus and Dip htheria toxoid chi ldrens'dose,乃对抗白喉和破伤风的加强剂。

小儿麻痹症疫苗(Poliovaccine)

小儿麻痹症在亚洲属常见病,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引起。通常经由粪口,也可能经由被粪便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染。90%至95%感染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5%至10%会出现发烧、头痛、呕吐、腹泻、颈部僵及四肢疼痛等轻微症状。

仅有0.5%患者会发生肌力变弱(尤其是下肢)导致行动困难,其中2%至5%的幼年患者及15%至30%的成年患者可能死亡。患者大多可自行康复,但有少数人会造成终生残疾。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vaccin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vaccine。Hib可导致脑膜炎、肺炎、会厌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心包炎及脊髓炎等。在发展中国家,Hib的致死率20%至50%。

患上脑膜炎的幸存儿可能出现行为不正常、运动障碍、听力障碍、抽搐、视力问题、智力发育障碍、言语不协调、言语障碍等后遗症。

MMR

Measles,Mumpsand Rubellavaccine,乃对抗麻疹(Measles)、腮腺炎(Mumps)及德国麻疹(Rubella)的综合疫苗。

麻疹是一种普遍的儿童传染病,可经由咳嗽、打喷嚏和唾液及鼻腔分泌物传染,引起发烧、皮疹、咳嗽、流鼻涕、眼睛刺激及发烧,并可能导致耳部感染、肺炎、癫痫发作、脑损伤及死亡,亚洲及非洲乃主要受影响区。大多数感染以及死亡者小于5岁,患者致死率为0.2%。

腮腺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所致,会引起发烧、头痛、肌肉疼痛、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数量增多等症状。严重可导致失聪、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德国麻疹经由鼻咽分泌物如飞沫传播,传染性极高。年幼患者通常会全身出疹,成年患者则可能出现轻微发烧、头痛、不适、淋巴结胀大、上呼吸道症状及结膜炎;女性患者可能会有关节痛或关节炎的出现。德国麻疹可令孕妇腹中的胎儿出现异常,若在娠妊首3个月感染该疾,可导致流产;或诞下的婴儿失聪、眼部缺陷、心脏畸形或智力发展迟缓。

A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Avaccine)

由A型肝炎病毒所引起,传染性高。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发烧、尿液呈深色、反胃、呕吐、腹痛、黄疸等现象,严重可致死。

日本脑炎疫苗(JE)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日本脑炎经由蚊子传播,主要流行于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

轻微的患者会出现发烧及头痛;病情严重者则可能出现头痛、发高烧、颈部僵硬、神志不清、昏迷、震颤、抽搐(尤其是儿童)等,致死率高达30%。

康复者中有20%至30%会出现永久性智力、行为或神经问题,如瘫痪、反复抽搐或失语。

人类乳突病毒疫苗(HPV)

Human Papilloma Virus vaccine。人类乳突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感染人体的表皮与黏膜组织,入侵人体后会引起疣其至癌症。

HPV会透过性行为传染到生殖器及周边皮肤,引起性器疣,如常见的性病“菜花”。若反复感染某些危险性高,且又没有疣等症状的则可能发展成为癌前病变,甚至是侵袭性癌症(特别是子宫颈癌)。

流行性感冒疫苗(Influenza)

流感可引发严重的症状,特别是对幼童。患者会出现发烧、发冷、咳嗽、喉咙痛、头痛、肌肉酸痛、疲倦等症状,并可能导致肺炎、脱水及恶化哮喘、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后果。由于流行性感冒病毒会不断变种,因此建议每年接种一次疫苗。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