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8日讯)彭亨州苏丹阿都拉对于北根至那示路(Jalan Pekan-Nenasi)沿线,如今因海岸侵蚀而“消失”、沉没大海,深感惋惜,因为该处曾是其已故祖父拥有的第16哩王宫(Istana Batu 16)所在地,并呼吁重视海岸侵蚀危机。
殿下昨日接受《每日新闻》访问时表示,在1970年代,殿下常前往该王宫骑马,但遗憾的是,10年后,作为殿下休闲活动场所的土地与王宫,在当地发生严重侵蚀后就这样随之消失。
“祖父在北根-那示路第16哩的土地与王宫,是在1980年代消失的。真的令人伤感,因为我常到那里骑马。如今只剩下回忆,当年的海岸侵蚀情况至今仍在持续,导致当地主要道路越来越靠近海域,甚至未来也可能会被吞噬。”
据媒体早前报导,阿都拉殿下对彭亨州海岸侵蚀日益严重表示忧虑,尤其是北根-那示路一带的巴当阿比阿比(Padang Api-Api)地区。
殿下指出,根据殿下日前乘坐直升机前往云冰(Rompin)途中所见的观察与讯息,估计已有约120公顷的土地因海水侵蚀而流失。
因此,殿下促请政府高度关注并立即采取行动,以解决海岸侵蚀问题,保障人民安全与国土利益。
解决海岸侵蚀问题
针对殿下的建议,彭亨州公共工程、交通及卫生委员会主席拿督拉查里表示,彭亨州政府通过水利灌溉局(JPS)已就北根的阿比阿比河(Sungai Api-Api)一带的海岸侵蚀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拨款申请。
他说,申请已于今年1月提呈予能源及水务转型部(PETRA),目前正等待经济部针对约400万令吉拨款申请的回复,以进行海岸防护堤工程。
他指出,该笔拨款至关重要,因为该地区的海岸侵蚀已导致海岸与主要道路的距离仅剩约5公尺。
另一方面,殿下在谈及其空中视察行动时表示,彭亨州政府在该地区建造防护堤的举措仅是临时解决方案,并未真正解决土地被海水吞噬的根本问题。
殿下指出,应该在严重侵蚀地段重新展开填土工程,因为土地流失与我国原有海域边界息息相关。
此外,殿下建议应展开研究,以确定实际流失的土地面积,从而更精准地推动填土工程。
“遭受侵蚀的土地必须重新填补,因为这涉及我国原有的海域边界。原本的陆地边界其实比现在的位置更远,只是如今已因侵蚀而缩减。”
“然而,若要展开填海造地工程,必须先行建设防波堤,以防止侵蚀情况重演,最终导致国家再次蒙受土地流失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