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1日讯)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高等教育基金(PTPTN)贷款逾期未偿还金额高达108亿5300万令吉,涉及120万名借贷人,双威大学工程与科技学院教授刘显伦认为,除了经济压力,年轻人的消费与理财观念,也是影响还款的关键因素。

刘显伦今日作客AI FM与《东方日报》合作的节目《爱东方聊天下》时指出,PTPTN贷款制度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毕业生拖欠还款的问题日益严重,或将影响基金的可持续运作。

毕业生还款意愿低 经济压力成主因

刘显伦表示,许多毕业生认为初入职场薪资低、但生活成本高,因此选择延迟还款或完全不还。

他指出,政府虽也允许毕业生在一年后才开始还款,但部分人因就业不稳、薪资未达预期,导致还款意愿低落。

“但现在如果不开始的话,明天永远是明天。关于不能出国(的限制),其实也是很现实的,因为没有任何的处罚,抱著‘等一天是一天’的心态,才是最危险的。(大家)也不需要等到有处罚之类的做法,就已经可以开始自主规划如何偿还贷学金。”

尽管如此,他说,PTPTN本身就有较为人道的安排,让目前无力偿还贷学金的学生有适当的调整空间。

“每个人都应该花点时间去找到适合的方法,不能(一次偿还)300令吉,不如先从50令吉或100令吉开始,培养一个习惯,还是有办法慢慢还完的。”

他也分析,选择不偿还贷学金的学生,对按部就班还款的学生不公平,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更多人选择不偿还贷学金。

为解决逾期还款问题,刘显伦认为,可效仿部分国家的自动扣薪机制,让毕业生在薪资发放时直接扣除还款金额的方案,也可纳入考量。

“我相信部分人都是愿意还款的,而有另一部分人可能需要多一些动力。所以醒觉运动非常重要,好让大家看到大方向,明白自己的决定有什么影响。”

受社媒影响 年轻人消费习惯改变

除了经济压力,刘显伦认为,年轻人的理财与消费习惯也是影响偿还PTPTN贷款的因素之一。

“现代的年轻人,因社交媒体的资讯导致他们优先消费而不是偿还贷款,包括购买新车、旅游,甚至投资。但是,若去旅游的钱可以拿去还款,那就得再作调整了。”

同时,刘显伦表示,大部分学生的理财观并不完善,而年轻人熟悉的社交媒体上,所收到的资讯也仅是片面,无法建立完整的理财概念。

“我有问过一些学生,当他们开始工作,获得薪水后,除了偿还PTPTN,还应该先做什么,他们会说‘不知道’。”

“所以应将理财观念融入到学科内外,最早从中小学开始灌输,或是在课外活动让学生接触了解。”

对此,他也呼吁各界推动PTPTN醒觉运动,加强宣导与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还款责任,及时还款不仅能改善个人信用纪录,也能确保未来的学生仍有机会获得资助。


嘉宾:双威大学工程与科技学院刘显伦教授
主持人:恩慈

王思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