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日讯)武吉安曼性侵犯家庭暴力以及虐待儿童调查组报告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5月期间,163名儿童死亡,大部分皆因父母的疏忽而导致死亡。究竟该如何定义“疏忽”?

资深心理辅导师李馨君今早作客《东方日报》与国营电台Ai FM合作的《开讲东方议题》时分析,“疏忽”被定义为父母、老师及监护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包括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教育及安全造成一定危险,导致孩子遇到性侵或更严重的后果,皆被称之为“疏忽”。

那疏忽需附上法律责任吗?她表示,在马来西亚若发生上述事项,导致疏忽者都需面对法律诉讼。

“疏忽儿童的刑事诉讼包括忽略孩子的定义,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难免并不晓得其中事项。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执法者)都有一定的步骤先去了解缘由,查事情是刻意抑或不知情。”

惟她补充,疏忽儿童不仅包括亲生父母,亦包括负责照顾儿童的监护人。

她举例,在美国及加拿大,若教师、或与孩子有直接接触的成年人、保姆等,皆需为疏忽孩子而负上刑事责任。

若亲生父母将孩子委托于保姆看管,后而导致发生疏忽,父母亦无法避免面对刑事诉讼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在美国的法律阐明,除非完全与孩子撇清关系,即法律上的脱离关系,那就不需要被追究;但在亚洲国家并没有这般设定。”

此外,询及未成年孩童在马路上飙蚊型脚车肇祸、或孩子在外头违法遭开罚单,父母是否需负上连坐罪时,她表示,日本地铁站经常发生自杀案件,以日本法律为例,若自杀弄脏了地铁,家人需负上连坐罪。

刑罚与教育需并存 惟教育仍是问题根本

她称,疏忽而导致忽略孩子,除了须面对刑罚和诉讼,最重要的便是教育。

“很多父母都忽略了教育,但力不能及,也包括在忽略儿童的评估范围之中。”

她说,随著孩子年龄越大,父母亦需教育孩子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刑罚和教育需共同存在,刑罚较快见效,亦可让人感到警惕;但长期教育和支援亦需共同并存。”

她解释,不可完全将孩子自杀行为归咎于父母,因需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探讨,从中了解父母及孩子的关系、家庭构造、孩子是否处于高危环境中以及父母的情绪,皆需透过多方面探讨,而非单一下定论,对父母并不公平。

她指出,现代趋势大家皆在网上发表意见往往忽略了需对事情持有更深入的了解。

“有时候不是父母不采取行动,而是他们不知该从何下手。”

她表示,西方及东方文化甚是不同,包括环境文化结构,而美国人非常强调个人主义责任,孩子一旦达法定年龄,即需对自己的行为负上责任;但在华人社会亦可取其之长,自小教导孩子该有的责任感,归根究底,教育仍是问题的根本。

“法令是首要步骤,但法令亦需随著时代改变而进步,孩子面对的挑战日益增加,不能原地踏步。”

她也说,在教育这块,每个人皆可尽一份力。

“就如父母现正在听节目从中学习;若是一名教师,则可在课堂上树立好榜样,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身权益;若从事于私人机构,则可寻找更多机构协助有需要的人。”

《开讲东方议题》—— 疏忽照顾孩童的定义
嘉宾:资深心理辅导师李馨君 
主持:JC劲程、恩慈

蒲洁仪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