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日讯)马华森州联委会主席拿督廖国赈指出,华人义山课题近日来引起高度争议,也让马华不禁质疑,为何当年发展商无偿划拨的52英亩坟地被弃用,如今宁可动用巨额公款660万令吉购买区区10英亩新地?
他发文告表示,州政府这种前后矛盾的处理方式,难免让人对政策合理性与资源分配感到费解。
他说,追溯回2017年国阵执政时期,在时任马华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的申请下,相关地段已获汝来市议会(今芙蓉市政厅)批准,作为三大族群的综合墓地,体现多元与公平。
“然而,2018年希望联盟执政后,汝来州议员阿鲁古玛却声称,该地段实际上只有27英亩可用,其他是山区。”
他不解,即便如此,非穆斯林应该也可分得至少13英亩土地,纾缓义山爆满问题,遗憾的是,2019年市议会却以地理因素为由,将整片地段全面转作穆斯林墓地。
廖国赈强调,教人摸不著头脑的是,当时并未出现穆斯林墓地爆满问题,为何原本属于各族的共同资源,会在缺乏紧迫性情况下被单一化分配?
他披露,对于这项疑点,迄今仍未获解答,州政府却再以巨额公款购地,补上原本可以避免的缺口,岂不显得政策缺乏一致性与前瞻性?
他表示,马华没有任何敌意,只是认为州政府有必要针对义山课题,为人民解开疑惑,当年的52英亩土地现今如何处置?政策转向的真正理由为何?是否有更妥善的资源管理方案,而非一再以财政支出填补失策?
他说,华人义山爆满问题的解决,固然值得肯定,但相信人民更希望整个过程是公正、透明与负责,若制度缺乏公开性,长期而言政策也会摇摆不定。
他认为,公共资源的管理必须立足公平,著眼长远。弃用无偿土地后再耗资购地,已显得不合逻辑,州政府唯有以坦诚的态度解释清楚,才能平息社会疑虑,避免种族课题再度成为政治操作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