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欣达威(左)及黄秀玲展示从老港海域采集样本,准备送往化验。

(波德申12日讯)波德申再爆有害藻潮,森州渔业局今早前往老港海域进行第二轮采集样本送往化验,料报告结果周四(14日)出炉。

一旦化验结果毒素含量超标,森州渔业局不排除将会发布禁令,禁止采收相关海域贝壳类,包括青蚝。

森州渔业局局长卡欣达威今早在记者会上表示,若第二批样本结果依然呈阳性,渔业局将向州行政议员办公室发出正式通告,并立即实施禁令。

“禁令会维持2至4周,视化验结果而定。如果毒素水平偏高,我们会每周采样一次;若读数较低,则每两周采集一次样本。本次检测是本周开始,若持续超标,禁令可能延长。”

他说,这是继去年首次爆发后,州内第二度出现有害藻潮事件。

他指出,在第一轮样本化验结果显示,贝壳样本的毒素含量达超出安全水平,即达800ppb(10亿分之一)。

“该局是在本月8月5日接获渔民投诉,指海水变红。6日立即采样本并送往吉隆坡生物安全实验室化验,发现含有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的藻类,其会产生生物毒素。”

“生物毒素可引发食物中毒,严重者可能导致暂时性瘫痪,去年曾有患者因此入院。”

卡欣达威(右)与聂祖奇菲在现场互相讨论情况。
卡欣达威(右)与聂祖奇菲在现场互相讨论情况。

有害藻潮读数略高于危险水平,但没去年严重

卡欣达威披露,这次爆发有害藻潮的读数略高于危险水平,但情况并没有去年般严重,当时的含量高出近20倍。

他称,鱼虾仍可安全食用,因鱼、虾等海鲜类是会移动的海产依然处于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青蚝、蛤类等贝壳类,因为它们会从海水中过滤食物并储存毒素,一旦含量过高,便会危害人体健康。

他解释说,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近期天气炎热,加上海水中营养盐含量高,促使藻类迅速生长。

卡欣达威续说,所幸这一次及时发现,避免重演去年中毒事件。

“去年直到卫生局(KKM)介入,我们才意识到情况严重,当时已有4人入院,而且刚好是青蚝收成高峰期,渔民通常会在大型节日前收成,去年事件发生在开斋节前不到一周。”

他说,今年情况不同,青蚝养殖区尚未全面收成,渔业局已提前发出警告。上周六(9日),渔民协会与理工学院原计划举办青蚝烹饪比赛,该局在得知情况后,立即建议主办方以其他海产取代青蚝,或从其他安全水域采购,以免约200名参与者面临风险。

卡欣达威(左3)向媒体展示受影响的海域范围。
卡欣达威(左3)向媒体展示受影响的海域范围。

截至目前未接获病例

“所幸至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任何受影响的病例,卫生局只是收到报告,并未接获中毒个案。”

无论如何,卡欣达威表示,目前在老港这一带共有89名注册的青蚝养殖业者,这不包括采集的渔民。

他强调,这次事件对他们的生计或会带来影响,但青蚝不会被销毁,只是暂缓采收,等安全后便可恢复。

他回忆去年类似事件持续近5个月,从去年3月底发现问题,到8月开斋节前才解封,其间令渔民承受压力。

在场者包括波德申卫生局环境卫生组官员聂祖奇菲及森州渔业局副局长黄秀玲。

较早前,森美兰渔业局局长卡欣达威表示,该局是在8月6日,接获渔民投诉指老港海域出现海水变红现象,疑似有害藻,随后前往波德申海域采集了青蚝及海水样本。

他称,该局与波德申渔民协会取得联系,并建议暂时禁止渔民在波德申海域采集、捞取及收割双壳贝类。

森州渔业局官员出海采集样本。
森州渔业局官员出海采集样本。

去年8人吃青蚝中毒

波德申曾于2024年4月2日,爆发吃青蚝8人中毒案,波德申医院接获8名中毒病例,怀疑因食用了波德申海域的青蚝导致食物中毒。

根据当时化验结果,生物毒素读数超标,有鉴于此,森州渔业局随后发出禁令,暂时禁止波德申出售、供应及购买青蚝、蛤蜊等贝壳类生物。

林丽虹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